梵净山翠峰茶 |
|
信息来源:土家网友
   基本情况 一、产地及生态环境
“梵净山翠峰茶”产自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区。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主峰,著名“佛教圣地”,得名于“梵天净土”点化,是联合国公布的六个“人与生物自然保留地网”之一,为“天下众名岳之宗”,素有“峨眉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威”。 境内山高雾浓、林木茂盛、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出现多云间晴或阴天天气、光照柔和、多漫射光等梵净山自然小气候突出,是无公害生态绿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历史渊源
印江县种茶历史悠久,历来盛产名茶。据明朝《明实录》记载:“思州方物茶为上”。明代的印江永义乡团龙村系朗西蛮夷长官司所辖,隶思州。深居梵净山间的永义乡团龙村所产生的团龙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永乐年间(1411年)就进贡皇家,被赐封为贡茶。 三、地理标志保护
梵净山翠峰茶于2005年获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公告2005年第175号),并注册登记我县公共品牌。 四、产业现状
全县现共有茶园12万亩,种茶农户4万余户。现有茶园均为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无性系茶园比率为95%以上,获有机茶认证4800余亩、无公害茶园20000亩。 五、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将达到20万亩,投产茶园14万亩,实现总产量1万吨,总产值6亿元;引导组建或招商引进实力型加工、深加工及营销企业,提高茶产业附加值,实现茶产业集团化、品牌化经营,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茶产业良性、健康发展;茶文化实现品牌发展。 采制工艺 一、采摘时间:清明前。 芽头: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肥嫩壮实,芽叶完整,色泽鲜绿,均净;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味,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 二、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摊凉—青锅理条—摊凉回潮—二炒整形—摊凉回潮—辉锅—冷却包装—入库冷藏保鲜。 品质特点 1、感观特点:外形扁平直滑尖削、色泽嫩绿鲜润、匀整、洁净。清香持久,栗香显露,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芽叶完整细嫩、匀齐、嫩绿明亮。 2、理化指标:水分≤7.0%,总灰分≤7.0%,粗纤维≤16.0%,水浸出物≥36.0%,粉末茶≤1.0%,氨基酸3.5—4.5%,茶多酚20—30%。 冲泡方法 先在洁净的玻璃杯中投入3克茶叶,然后注入7/10容量的开水,水温90—95℃,茶水比例为1:50—1:80,在冲水时茶叶随水浪上下翻腾,徘徊飘舞,悠然而美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