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饮食 》 风味小吃
土家冻粑

                       作者:贺孝贵   信息来源:恩施新闻网


    恩施土家族小吃类美食,最难吃到的是冻粑,不仅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而且需要特殊的气候条件才能制作。

土家女人说,冻粑冻粑,冻出来的粑粑,即用冻的方法制作的粑粑。

做冻粑的时间必须是腊月岁末,那时候的天气才适合做冻粑,因此冻粑也是土家人的年节食品。勤劳聪慧的土家女人,将糯米蒸熟,籼米推成浆,按一定比例掺和,用木盆盛着放在室外冻,这冻也挺有讲究,不结冰的天气放室外日冻夜冻,结冰的天气要收放室内,就是说,虽是冻也要掌握冻的温度,冻过了头不行,冻的时间不到也不行,一直要冻得糯米粒成绒状,米浆起了气泡儿,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这冻的时间,少说也要十天半月。

米浆冻好了,蒸成粑粑也挺费事,冻米浆较稀,不能用手做成一个一个的在蒸格上蒸,要用竹编的粑粑圈铺在蒸格上,蒙上细布,再将冻米浆舀在粑粑圈内,用大火急蒸,才成了一个个晶莹玉润的冻粑。这时要特别说到的是,冻粑浆内是不兴添糖精或白糖等甜味剂的,完全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甜,入口特别地纯美,且回味悠长。

过去在恩施土家族地区,逢年节常能吃到冻粑,那时的不少土家女人并不嫌冻粑制作过程的复杂,而是将会做冻粑作为自己的能干展示在亲朋面前。现在人们越来越求简便了,不仅对做冻粑,还包括许多制作过程繁杂的饮食手艺弃之不用了,年轻的女孩子又不愿意学,导致濒临失传的边缘,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今年过年我有幸吃到冻粑,缘于在年前我的亲家念叨多年没吃过冻粑,谁知我家住农村的女亲家有一手做冻粑的好手艺,大年初一给我送来一大提兜冻粑,让我激动不已,在招待亲朋的宴席上堂而皇之地摆上了冻粑,让大家饱了一次久违的口福。

在席间,我特地嘱咐女儿,一定要向婆母学会做冻粑。做冻粑与吃冻粑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还是一种文化,是历史与传统饮食技艺的延续。做冻粑冻的过程其实是低温自然发酵的过程,形成时间应在人类发明发酵剂之前,历史很早,反映了土家族祖先的聪明才智。不管社会上的人还做不做冻粑,我们家要将其技艺传承下去,说不定哪天你还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呢!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沿河土家族传统饮食
· 武陵山珍食用菌功能
· 葡萄酒与健康
· 莼菜的养生食谱
· 老人头菌
· 美味牛肝菌
· 枞树菌
· 黄牛肝菌

巴东土家四道茶

茶树菇

土家茶歌

恩施玉露
· 土家山寨罐罐茶  
· 五峰土家族茶文化寻踪  
·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浅谈  
· 土家族“阴米茶”  
· 沿河土家茶文化  
·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清水嫩南瓜
   土家族酒文化的内容及其文化内涵
   泡绿茶的相关知识
   鄂西土家族的饮食文化
   茶艺过程的礼仪动作全解
   土家族人的饮食习惯
   鄂西土家族茶文化
   咂酒土家族酒文化的精髓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