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饮食 》 风味小吃
土家风味小吃系列
                        作者:晏纯武    刘应世整理    信息来源:咸丰新闻网


  灰包谷子 土家族常将玉米煮后与地灰或河砂拌合炒使熟,然后筛出、去壳,以瓦瓮或坛储之(亦有炒后即食用的)。食时回锅炒焦,搀入油茶汤内吸食,又脆又香,其味甘美。
 
  油茶汤  以茶叶、阴米(糯米蒸熟晾干)或包谷、花生米、干豆腐颗、芝麻用茶油或菜油炸焦,打油汤(多用猪油)加姜、蒜、葱、胡椒等佐料泡食。用以充饥,清香可FJ,并有提神解渴、驱热、御寒等作用。

  刺苔  一种野刺嫩苔,春末夏初采后以开(沸)水烫熟,挤去苦汁,然后切细,用清油(植物油)干炒,加以食盐、辣椒。以之作菜,据说有开胃、助消化之功能。牧童常自采摘剥皮生食,颇有滋味。

  木姜子 又叫“山胡椒”,学名山鸡椒,为配制香精的主要原料。山里人习用其果(绿嫩者佳)和入辣椒、大蒜、食盐、酱油、醋等拌匀,作一碟菜,味辛辣,可助消化、增进食欲。

  蕨粑 海拔千米左右的高山,野生蕨苗最多。山里人将蕨根从1米左右深处掘出,在山溪中洗净捣捶细过滤沉粉,经煮搅成粑。每年元至三月开采,可以度荒,谓之“开地仓”。以之和肉作菜,味道极佳。

  糍粑  以糯米(也有用高梁、小米的)蒸煮,在碓窝(或专门的石臼)里捣烂,趁热揪小团(根据需要取量)碾压成薄饼状。有大(20~30厘米)有小(10来厘米),大的或以柏枝影印花纹图,备作礼品。或烧烤、或煎烙、油炸,有多种吃法。

  魔芋豆腐 取魔芋茎块,磨成浆,加石灰煮熟,凝如豆腐,以之作蔬。食者较为普遍,芋角今成外销特产。

  和渣  黄豆磨浆,煮沸后将青菜、韭菜、萝卜叶、野葱(其一则可)等类铡细挤去青汁和入。熟后掺以辣椒、食盐,味甚鲜美, 营养丰寓。过去曾为贫穷人家过年时之“美餐”,故有“辣椒当盐,和渣过年”之说。

  酢海椒(又叫“酢广椒”) 将包谷粉拌和适量辣椒面、食盐,装入明水菜坛(或倒扑水),一月后可取出用油炒熟,或和肉、油渣等,其味更美,农家户户均备。

  糯米酸辣椒 又称粑粑海椒  每逢秋末辣椒透红时节,土家族人便将粗壮的大红辣椒精选出来,用坛罐腌制成糯米酸辣椒。其做法是:用小刀或剪刀将大辣椒蒂把及籽梗剔除,形成空洞;再用调羹或筷子灌入糯米粉(糯米粉中掺入少许食盐)、五香粉等佐料,后放入大、小陶瓷罐中。最后以扑咸菜之法倒扑起来,约半月便可食用。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沿河土家族传统饮食
· 武陵山珍食用菌功能
· 葡萄酒与健康
· 莼菜的养生食谱
· 老人头菌
· 美味牛肝菌
· 枞树菌
· 黄牛肝菌

巴东土家四道茶

茶树菇

土家茶歌

恩施玉露
· 土家山寨罐罐茶  
· 五峰土家族茶文化寻踪  
· 恩施土家族饮食文化浅谈  
· 土家族“阴米茶”  
· 沿河土家茶文化  
· 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清水嫩南瓜
   土家族酒文化的内容及其文化内涵
   泡绿茶的相关知识
   鄂西土家族的饮食文化
   茶艺过程的礼仪动作全解
   土家族人的饮食习惯
   鄂西土家族茶文化
   咂酒土家族酒文化的精髓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