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11月10日至12日在里耶召开。做为中国土家织锦的正宗策源地,现将龙山县土家织锦大事予以收录,以飨网民。
1908年8月24日,叶玉翠大师出生在龙山县捞车河畔叶家寨。
1957年,叶玉翠与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李昌鄂合作的土家壁挂《开发山区》、《蝴蝶戏牡丹》等五幅作品被国家选送到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展出。
1960年春,叶玉翠应湖南省美术家协会邀请,去长沙工艺美术所传艺,被吸收为省美协会员。
1978年下半年,湖南工艺美术研究所田顺新、汪为义经龙山县城上洛塔山到洗车、捞车、苗儿滩拜访叶玉翠,对传统土家织锦作了全面调查。
1979年11月,叶玉翠应邀进京出席了全国工艺美术界代表大会,《人民日报》、《人民画报》、《民族画报》对她作了专题专版报道。她的作品《燕子花》、《阳雀花》等被选入《中国绢织艺术》一书,她的《凤穿牡丹》、《老鼠迎亲》、《八勾花》等62幅土家织锦被国家轻工部作珍品收藏。
1984年8月,龙山县在县城成立龙山县土家织锦工艺厂,隶属县轻纺局,张光准任厂长,76岁高龄的叶玉翠被聘为终身顾问,恢复了一批临近失传土家锦传统纹样。
1985年,黄永玉为龙山县土家织锦工艺厂题写“土家织锦”。11月4-6日,湖南省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在吉首成立,叶玉翠任名誉主任委员。
1986年元月,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导演章以谦先生来湘考察,撰写电影剧本,8月在龙山及湘西各地开拍艺术欣赏片《土家织锦》,该片译成7国文字,作为中国驻外使馆的文化宣传片。
1987年6月,台胞田景厚先生将苗儿滩镇土家织锦带到台湾展出,同年8月在香港展出,深受好评。
1987年9月,龙山县土家织锦工艺厂叶菊香、叶七妹、刘艳在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指导下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土家锦壁画《巴陵胜景--岳阳楼》任务。该作品采用多机织造拼叠,织造面积30平方米,展示面积20平方米,采用写实与装饰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及高难度的织造技术。
1988年6月10-12日,龙山县人民政府举办了盛大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从艺70周年和80寿辰暨土家织锦开发研讨会“活动。国家轻工部艺术指导处专程来人赴会颁发国务院授予的奖章、证书。
1988年10月,“西兰”牌织锦产品获国家轻工部授予的“优秀出口产品铜奖”,并在同年的旅游产品评比中荣获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在十一届亚运会上龙山生产的土家织锦工艺品荣获“畅销产品奖”。
1989年2月25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国务院总理李鹏除赠送给布什夫妇两辆“飞鸽”牌自行车外,还特地赠送两人由叶玉翠指导生产的土家织锦袋《双阳雀》,布什夫妇看后同声赞扬,声称这是世上少见的“稀世之珍”。
9月1日至9日,龙山县土家织锦工艺厂厂长张光准先生带土家织锦在南斯拉夫多瑙河畔的诺维萨德参加第56届诺维萨德国际博览会,取得轰动效应。
1991年7月1日,龙山土家织锦工艺厂派员在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指导下,完成长沙火车站正厅170平方米巨幅新土家锦《武陵胜境》壁挂的创作、设计、研制、并安装。该壁挂精选厚料、织造拼接,耗时一年完成,是土家织锦开发史上的一大壮举,它以幅面巨大而成为全国民族织锦壁挂之最,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1992年8月26日凌晨,土家织锦承前启后的一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老人在龙山苗儿滩去世,享年84岁。
10月,湘西州《团结报》发表汪为义《西兰卡普艺术永恒-怀念叶玉翠老师》一文。
1993年10月,苗儿滩镇土家织锦女杜月娥应邀赴美国进行了长达半年多时间的土家织锦生产现场表演。
1998年,由苗儿滩镇刘代娥、刘代英制作的土家织锦、挑花服饰在昆明参加中国民族服饰博览会上荣获优秀展品奖。
2005年10月1日至7日,湖南省工艺美术馆举行湖南十大民族文化遗产“西兰卡普”湘西土家织锦展。此次展示会展出200来幅土家族织锦作品,供长沙市民免费观看。这是在省会长沙首次举行土家织锦专题展。展出期间,龙山县53岁的民间艺术家刘代玉在省工艺美术馆现场表演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