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工艺 》 工艺资讯
关于规范土家族服饰的建议
                               作者:吕春建  信息来源:土家网友


    近几年来,恩施州政府民族工作职能部门对土家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对土家族服饰进行了专题研讨,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传承和发展我州土家族服饰积聚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二是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了首届民族服装表演大赛,为恩施州民族服装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引导推动作用。三是联合有关部门指导州内民族服饰厂家共同研制了一批土家族服饰,如:土家大红袍以及建州二十五年展示的系列土家族服饰,为规范土家族服饰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缺乏相对统一的规范,近年来我州研制的土家族服饰,没有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土家族男女服饰,无法适应土家族服饰的当代变迁,满足人们对土家族现代服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性与时代性结合不够。既没有将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也没有把审美性、标志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出现在各种民族节庆、文艺演出、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学校的土家族服饰五花八门,特色不强,在基本款式上缺乏相对统一的规范。有的时代性太强,没有充分考虑土家族服饰的民族性,缺乏用民族性去统领、规范土家族服饰;有的民族性太强,没有充分考虑广大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缺乏用时代性去引领、拓展消费市场;有的传承有余,创新不足,体现不出“保留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本质要求;有的创新有余,传承不足,弱化了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基本元素,不能成为土家族的重要标志。 

    其次,市场主导和专家指导结合不够。目前,恩施州民族服装加工企业仅有几家,研制的土家族服饰近百种,由于没有注重企业、设计者、研究者在传承发展民族服饰方面进行力量整合,合力攻关。因此,在选用布料、色彩搭配、款式品种、制作工艺等方面,脱离了土家族传统服饰尚俭朴、重实用之特点。部分厂家盲目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制作出一批不分土家族、苗族、侗族服饰,样式基本相同,各种服饰元素随意组合,银饰品通用的土家族服饰,因为不能被土家族人民所认同,只能作为产品陈列,无法成为商品,走进家庭,走向市场。 

    第三,政府引导和宣传推动结合不够。规范土家族服饰,仅靠政府提倡、部门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全社会参与和响应,特别是土家族群体的认可,需要政府研究出台规范土家族服饰的相关制度和激励政策,需要职能部门加大土家族礼仪文化宣传力度。目前,我州在建立和完善传承发展土家族服饰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方面,还很滞后,在土家族服饰文化研究和宣传推动等方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感仍很低。 

   服饰是民族的符号和标志,没有民族服装的民族,弘扬本民族礼仪文化的努力必然大打折扣。如何通过市场主导、专家指导和政府引导的有机结合,实现土家族服饰从传统服饰向现代服饰的成功转型,研制出恩施州统一规范的土家族服饰。建议如下: 

    一、加大政府规范土家族服饰工作的引导力度。一是成立规范土家族服饰工作领导小组,由恩施州政府领导挂帅,州民宗委、州文体局、州旅游局、州教育局、州广电局等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民宗委,负责规范土家族服饰的征集、研制、评审和宣传推动等日常工作。二是聘请相关领域专家,组建成立我州规范土家族服饰专家咨询组和评审委员会。三是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重点对土家族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在哪些场合必须着民族服装的规定;对传承发展民族服饰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评选奖励的制度;定期举办民族服饰艺术节等制度作出相关规定。 

    二、加大征集和研制土家族服饰的工作力度。一是责成州规范土家族服饰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征集土家族服饰设计方案和研制方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二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大胆吸纳外来服饰文化观念,把全州传承发展民族服饰的专业人士、设计者和企业联合起来,整合力量,合力攻关,研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能适应不同场合需要的土家族服饰系列样品。在此基础上,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经专家咨询组和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制作出恩施土家族服饰系列成品。三是设立规范土家族服饰研制专项资金。对在规范土家族服饰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设计者、制作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和催生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恩施土家族系列服饰。 

    三、加大规范土家族服饰宣传推动的工作力度。一是以州政府的名义召开一次全州规范土家族服饰工作会议,全面启动规范土家族服饰工作。二是授权州规范土家族服饰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示恩施土家族服饰系列成品,介绍其研制过程和设计创意,宣布正式启用恩施土家族服饰,号召恩施州土家族人民群众自觉穿戴恩施土家族服饰,推动土家族服饰走进家庭,走向市场。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龙山县土家织锦传习所利用互联网销售成绩斐
· 来凤漆筷 传播土家族文化的载体
· 湘西土家族银饰集锦
· 印江油纸伞
· 苗族银饰情
· 浅谈土家织锦的文化艺术价值
· 湘西州“土家织锦”列入2012年湖南省标
· 西兰卡普纹样的符号学意蕴

岩墙花

西兰卡普

土家千层底布鞋

绣花拖鞋
· 土家族挑花工艺  
·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 民间三棒鼓唱词《十绣》  
· 土家草鞋  
· 布鞋的保健作用  
· 延续千年的传统手工艺 渐行渐远的草鞋  
· 行走的生命树:绣花鞋垫  
   土家织锦“四十八钩”的文化创意
   奇石鉴赏知识
   烘笼 土家族人的御寒工具
   山歌对唱绣花鞋
   土家织锦艺术符号语意
   清江奇石奇山异水的演变之谜
   龙山木雕
   泸溪菊花石雕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