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工艺 》 藤竹木艺
龙山编织工艺
                            作者:彭英子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龙山县土家族编织工艺大致可分为藤编、草编、竹编三大类。

    藤编:龙山县地处山区,藤类植物多。主要采集青藤、绵藤、脱去皮,成为编织材料。按土家人的生活习惯和适用性,编织成藤箱、藤篮、藤椅、藤盘、藤席、藤书包等。

    草编:土家先人,乃至人类的起始时代,都与草结下了不解之缘。住的草棚(狗窝棚),睡的是草窠。草的编织随着人们的需要而产生。草服饰:最初编织的是草衣、草帽。土家族传统戏剧舞“茅古斯”就是穿的原始服装稻草衣或棕叶衣。现今还普遍使用雨具“遮湿”(蓑衣)。草鞋,是最常见的草编。土家语叫“迹枯苏”(打草鞋),在腰间系一呈三角形的弯木,把草鞋排成四根系在弯木上,套上一根横木棒用两脚大拇指下端蹬紧固定成支架,两手搓紧稻草,在回草绳上来回编织扯紧,栽上耳只,即编成可用。热于穿草鞋凉爽轻便不伤脚,雨天不易滑倒。还有草席、草凳,草玩具,用狗尾巴草编小狗,就可流动。把稻草连接起来,编成长长的草把龙,春节时可以玩龙灯。
 竹编:龙山竹多,竹的种类也多,给竹编业提供了天然的丰富材料。龙山的竹编是从原始性的“握搓”(围猎)开始的。竹子易弯易扦又能打结,是围栅栏的好材料。人类的发展,生活的需要。人们利用竹子的性能,编织各种日用品。土家族竹编工艺大致可分三类。

    1.篾编类:划竹成条,去掉屡篾,用青篾编织筐、簸、簟、席(床垫)篮、箱等和装饰品。

    2.丝篾编类:用钢刀取篾,细匀如麻线,韧柔如钢丝。主要编织花篮、饭篓、背笼和小儿摇篮(窝桶)等。土家姑娘出嫁,忍受家要打发一个精致的背笼(他得来站背),接亲时由摸米背着。三朝回门时由新郎背着看望岳父岳母。生了小孩,外婆家要送一个娃娃背笼,外孙由这只背笼背大成人,这就是《小背篓》的文化内涵。最有特点的是竹摇篮(窝桶),式样美观,摇起来轻便、稳当,婴孩睡得舒适、安全,加上优美的摇篮曲,摇着儿时的甜梦,摇过逗人的年华,摇出栋梁人才。

    3、综合类:用竹筒、竹片、竹条、扁篾、丝篾等进行组合,制成桌椅、凳、花架、竹床、鸟笼、玩具等工艺品。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龙山县土家织锦传习所利用互联网销售成绩斐
· 来凤漆筷 传播土家族文化的载体
· 湘西土家族银饰集锦
· 印江油纸伞
· 苗族银饰情
· 浅谈土家织锦的文化艺术价值
· 湘西州“土家织锦”列入2012年湖南省标
· 西兰卡普纹样的符号学意蕴

岩墙花

西兰卡普

土家千层底布鞋

绣花拖鞋
· 土家族挑花工艺  
·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 民间三棒鼓唱词《十绣》  
· 土家草鞋  
· 布鞋的保健作用  
· 延续千年的传统手工艺 渐行渐远的草鞋  
· 行走的生命树:绣花鞋垫  
   土家织锦“四十八钩”的文化创意
   奇石鉴赏知识
   烘笼 土家族人的御寒工具
   山歌对唱绣花鞋
   土家织锦艺术符号语意
   清江奇石奇山异水的演变之谜
   龙山木雕
   泸溪菊花石雕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