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工艺 》 藤竹木艺
土家背篓

 信息来源:张家界旅游信息网 



    “三分坪,七分山”,土家人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 

    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要送一个“娘背篓”(又叫“儿背篓”),作为“斟粥米酒”礼行。背篓则成长筒形,腰小口大,专用来背孩子的;摘苞谷、粟谷则用“高背篓”,它口径粗,腰细,底部呈方形,高过头顶,象倒立的葫芦;砍柴、扯猪草要用“柴背篓”,它蔑粗肚大,经得住摔打。

    古代有首写背柴的“竹枝词”: 
    “丁丁伐木向高岭,担荷斜阳下茂林;好共负篓城市去,卖钱买米度光阴。”
    背篓中有一种专供男人挑苞谷的“撑篓”,由一根扁担将两只高3尺、径长1尺2 的篾篓串联起来,苞谷插得紧扎扎的,挑在肩上便于下坡陡崖。另有一种木制背篓,几根木棒,穿成一个能置物体的空架,用蔑丝系着,是背原木、送肥猪的好工具。有的为歇息时不释肩,用一“丁”字木棒将篓底撑住,人作半卧势,叫“打杵”。

    有古人作“竹枝词”唱道: 
    “砍竹新编背篓,百斤重负力难休;好教两臂归圈套,一杵斜阳过岭头。” 
    背篓,在山里人看来,如沙漠骆驼,江河三舟。近些年,大庸罗塔坪乡出产的“青岩篾背篓”还作为民间工艺品跻身“广交会”,受到海内外顾客称赞。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龙山县土家织锦传习所利用互联网销售成绩斐
· 来凤漆筷 传播土家族文化的载体
· 湘西土家族银饰集锦
· 印江油纸伞
· 苗族银饰情
· 浅谈土家织锦的文化艺术价值
· 湘西州“土家织锦”列入2012年湖南省标
· 西兰卡普纹样的符号学意蕴

岩墙花

西兰卡普

土家千层底布鞋

绣花拖鞋
· 土家族挑花工艺  
· 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 民间三棒鼓唱词《十绣》  
· 土家草鞋  
· 布鞋的保健作用  
· 延续千年的传统手工艺 渐行渐远的草鞋  
· 行走的生命树:绣花鞋垫  
   土家织锦“四十八钩”的文化创意
   奇石鉴赏知识
   烘笼 土家族人的御寒工具
   山歌对唱绣花鞋
   土家织锦艺术符号语意
   清江奇石奇山异水的演变之谜
   龙山木雕
   泸溪菊花石雕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