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楚洲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2009年1月,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随后,湖南省张家界市积极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深入探索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合作模式,加快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
2009年9月6日,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向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费志荣和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巡视员李钟协等前来张家界市调研的领导汇报了创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要求和建议。
2009年10月19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筹建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市黔江区召开。湖南省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重庆市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石柱县、武隆县,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贵州省铜仁地区等11个地市州、区县政府领导就武陵山区合作发展新思路展开讨论,通过《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章程》,并且签署《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框架协议》。张家界市政府副市长梁碧出席会议并且发言。
2010年5月19日,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成立张家界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通知》(张政办函[2010]75号),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张家界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杜芳禄任组长。
2010年6月25日,国家发改委《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调研组在张家界市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对如何融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加强合作发展,加大开发力度的建议和意见,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搜集资料。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杜芳禄向调研组成员汇报了科学编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的建议。
2010年9月15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肖凌之率领张家界市代表团参加在贵州省铜仁地区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节。
2011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行文批复,正式给国家铁道部、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下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基础[2011]381号)文件。该项目线路自渝怀铁路黔江站引出,经张家界市至常德市,接入石长铁路常德站,线路长约329公里,项目总投资348亿元,正线为双线,铁路等级为国家一级铁路。
2011年3月30日,湖南省政协政协主席胡彪前来张家界市调研武陵山区发展情况,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石玉珍、省政协秘书长欧阳斌等领导陪同调研经济建设。张家界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小明汇报了张家界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与会市级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加快武陵山区发展主题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胡彪指出,国务院将武陵山区列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张家界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张家界市要组织写作班子,有针对性地组织调研,形成一份实在的调研报告;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布局,明确方向,借力武陵山经济区平台,促进张家界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要站在全局高度,准确定位,编制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要求的《武陵山经济区发展规划》;要加大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在内的项目建设力度,为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要在优惠政策基础上,认真梳理,争取国家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为武陵山区办实事、办好事。
2011年4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组成的调研组在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带领下来到张家界市,就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加快编制《武陵山经济区发展规划》,还需国家提供哪些政策支持或财政支持,为国家关注武陵山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近几年来,张家界市民委召开、参与了一系列与武陵山区民族政策研讨会,向湖南省民委和中南民族大学《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现状调研报告》课题组专家汇报张家界市扶贫工作基本情况、扶贫开发模式及其建议,请求国家民委把湘鄂渝黔武陵山民族地区纳入《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为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张家界市民委派遣戴楚洲参加国家民委和国务院扶贫办举行的“发展武陵论坛”,发表演讲报告《如何加快武陵山经济区经济文化发展》。并向湖南省民委和国家民委上报了宏观性的调研报告《新时期武陵山区统筹区域发展政策研究》等民族研究材料。还向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星华等前来张家界市调研的领导汇报了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发展情况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