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学林 》 资料荟萃
胡耀邦视察恩施自治州的历史回顾
                         收集整理:田发刚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1984年4月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即现在的恩施自治州)刚刚建立四个多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就专程来鄂西视察,这是党中央对我们州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的无比关怀,是全州三百多万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耀邦同志的这次视察活动,对我们州的四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我们州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重要的一页。

    耀邦同志1984年四月五日下午三时零五分乘专机来我们州,四月十日上午离开恩施,视察活动历时六天。他先后到恩施、宣恩、来凤、咸丰、利川、建始、巴东共七个县市。除在州委住宿两晚外,还在来凤县委、利川县委、巴东的野三关区各住宿一晚。在恩施,他的总行程达一千二百三十一华里。当时,耀邦同志已是年近七十高龄的人,日理万机,还用这样多的时间在我们州进行视察,这对我们州的全体党员、全体干部和全州各族人民来讲,确实是巨大鼓舞和鞭策。耀邦同志的工作精神是感人的,他一下飞机之后,就乘车上五峰山,鸟瞰恩施山城,到州委宾馆作了短暂停留,接着去州展览馆看展览。四月六日上午在同州委负责同志谈话时,为了把鄂西的地形、资源搞清楚,趴在水泥地板上,仔细地查地图,整整用了二十分钟。

    耀邦同志这次视察鄂西还带有写文章的任务,计划白天视察、听汇报,晚上写文章。六日晚上听说州业余和专业剧团想向耀邦同志作汇报演出,都想见到敬爱的耀邦同志,耀邦同志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又特意挤出一个小时看演出。在利川红椿沟步行上山看杉木林基地,走了一段,陪同人员关照说是不是到此为止。耀邦同志说:“喝了你们的米酒、油茶,修了这长路,不走不行呀!”又走了很长一段,看了柳杉很高兴,看到有几个人在薅草,就一个一个地询问是什么文化程度,问了山林是怎么个管法。从大山顶到野三关是两百多公里,中途没有吃东西,已经很饿了,但是一到野三关,耀邦同志没吃饭就接见了巴东县里的领导同志,大家很受感动。

    耀邦同志每到一地,总是广泛地接触干部、群众。他先后同州委负责同志,宣恩、来凤、咸丰、鹤峰、利川、巴东、建始县委的同志进行了座谈;他接见了州直局以上干部、退休离休的老红军、老干部,各县委市委书记、县市长,以及来凤、咸丰、利川、恩施、巴东等县的局以上干部,还接见了我州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代表和利川的中级知识分子,接见了州歌舞团、咸丰南剧团、鹤峰县走马业余剧团的同志们,接见了州委宾馆,来凤、利川县委招待所和恩施大山顶牧场、巴东县野三关区招待所的全体服务人员和州委、州直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耀邦同志出于对我们自治州的特别关心,为州委的机关报《鄂西报》题写了报头,为正在筹办的鄂西大学(现湖北民族学院)题写了校名,为鄂西宾馆题写了馆名。在来凤还为正在修建的“接龙桥”题了字。

    这次随同耀邦同志来我们州视察的,有乔石、胡锦涛等同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委副书记钱运录也陪同视察。耀邦同志在视察期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精神,对我州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一、要把鄂西建设成为一个最先进的自治州

    四月六日上午十一时半,耀邦同志在州委小礼堂接见了州直局以上干部和各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他同大家合影以后,对大家说:“要把鄂西建设成为一个最先进的自治州。”他解释说:“要求你们州是全国先进自治州中的一个,当然不是唯一的。”他反复念这句话,说:“这是十七个字。”又比划着说:“‘鄂西’二字的笔划也是十七划。”接着又面向大家挥手示意地说:“要实现这句话,主要靠你们。”他说:“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即使我见马克思后,你们还要努力奋斗。”耀邦同志在同州委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我们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

    “要把鄂西建设成为一个最先进的自治州。”耀邦同志这句话,表达了党中央对鄂西的殷切希望,为我们建设新鄂西提出了总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二、要疏理流通渠道,“常年放开,彻底放开。”

    四月六日上午,耀邦同志同州委负责同志谈话时,他反复讲了流通渠道的问题。他教导我们要学哲学,学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学,要懂马克思讲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过程。

    他说:“这个老、少、边、穷地区,多少年商业根本就没有研究,这么大个边缘地方。” 他说:“搞死的有办法,搞活的没办法,这个问题我提出一个方针,你们省委帮助他们自治州,替自治州作主,要在一两年内把这个问题改变过来。”

    关于如何搞活的问题,耀邦同志说:“第一是集市贸易,第二是专业户,然后再逐渐引导人们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货币交换。”

    耀邦同志说:“你这里最大的网点就是集市贸易,这是最大的活动场所,是最大的商业网点,人民最欢迎的网点,它可以和娱乐结合起来。……建设两个文明这是一个很大的阵地。”“商业网点、集贸市场的重要作用,是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精神文明、科学。”他又说:“你们就是要花一两年布点,你们州委要专门讨论,在你们二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多少个集贸市场。”

    耀邦同志说:“六一年我就提出过,一个国营商业,一个集体供销社,还要搞集市贸易。你这里索性搞集市贸易,发展商业专业户。”他说:“我们现在的国营商业吃大锅饭,运输中商品破损率高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与其说允许他们这样不负责,倒不如让专业户来赚这个钱。”他说:“我们在西藏就决定了这条,把国营商业缩得小小的。”“你们这个地方要大大减少国营商业。”

    耀邦同志说:“专业户他可以跑出去,带进来,薄利多销。”“你们农民花一百元,从别的地方只能买八十元的东西。假如从专业户那里能买八十八元,甚至九十元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商业利润给专业户呢?”他又说:“假如我们把集市贸易搞起来,……农民花一百元,就能多买七、八块钱的东西,你们全州一年的购买力是四亿,就多买二千八百万元的东西,这样,就间接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农民也方便得多了。”

    耀邦同志说:“要发展专业户,发展集贸市场,而且要保护专业户,保护集贸市场,不要说这是湖南货不准进口或实行加税,自己把自己封闭了。一个工商管理局,一个税务局,一个公安局,还有轻工业局,……要教育你们这些干部,商业干部、税务干部……要保护农民,这才叫群众观点。保护少数干部就是官官相卫,老是帮干部说话,大干部帮中干部说话,中干部帮小干部说话,这也是派性。这方面的派性没有揭露,这是对人民,对农民的派性,这叫衙门作风。”他说:“为人民谋利益才是真正的国家观点。”

    耀邦同志在谈话中几次询问州委负责同志:“你们粮食市场开放了没有?封锁不封锁?”他说:“要常年开放,彻底开放。”“管你平价、议价,我们是彻底放开,常年放开。”“你不要怕,要常年放开,彻底放开。有些专业户他就会算账,来回都有货。放开了就不亏本。他按市场的需要有进有出。”“没有进就没有出,进和出是一对矛盾,这叫辩证法。”“还有些专业户,他把洋芋、玉米运出去,把大米换回来。”
耀邦同志讲:“你放开了,专业户就有办法。毛主席说群众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无穷无尽的智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有办法。只要你一放开,他柑桔多了有办法,洋芋多了也有办法,大米吃到一百八十斤也有办法了。”

    耀邦同志对州委负责同志说:“你对外,就抓两个,一个抓粮食,一个抓竹木。你把这两条一抓,轻工业产品就进来了,大米也进来了嘛!你把这两个一抓,外面就愿意来了嘛!荆州也愿意来,重庆也要来的,你抓这两个突破口嘛!”

    耀邦同志在利川县看了黄杨木观音雕像和苗族佩戴的首饰,强调要薄利多销。他拿起黄杨木观音雕像说:“你十几块钱一个,老太太愿意买,长命百岁嘛,她还要供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指着首饰说:“苗族挂这个的多,这个可以嘛。这个你们不要卖贵了,你薄利多销,销路才大,就越销越旺。这个按我的意见,都要专业户来干。你薄利多销,销路才大,你搞得太贵了,别人买不起,结果自己吃亏。一九八二年一月,在对外经济上我就讲了这个问题,就是经济工作要强调薄利多销。我当时引用了唐代陆贽的几句话:溺近迷远,廉贾不为,吝少失多,中人所非(耀邦同志讲到这里,用笔把这几句话写在纸上让大家看)。‘溺近迷远,廉贾不为’,就是溺爱近的东西,必然会迷失了远大方向,廉贾就是很会做生意的人,他们是不这样干的,‘吝少失多,中人所非’,就是吝惜少的东西,失去多的东西,中人就是中等智慧的人,所非就是不干。这句话合起来,就是因小失多,中等智慧的人都是不干的,这就是说,古人也是提倡薄利多销的。”

    三、鄂西的基本建设要抓两条:一条抓水电,一条抓交通

    耀邦同志特别关心我州的水电建设,他要我们详细地向他汇报全州每一条河流的情况,水电资源情况。他详细询问我们开发水电资源的计划,以及财力上的困难,还找州水电局的高级工程师姚振岐了解了有关情况。

    耀邦同志说:“三百三十万人口,你搞到八十万千瓦,全自治州就是高度电气化了。你还不要八十万,你有五十万千瓦就基本上电气化了。我说的这个高度电气化是什么意思呢?照明、文化、教育、防寒、降温、空调、加工都能解决。”你们有朝一日能搞到一千多块钱、两千多块钱拿去干什么呢?一个拿去扩大生产嘛,一个拿去美化生活。美化生活内容很多,修房子啦,加工啦,还有搞个什么机器扫地嘛,买洗衣机、电冰箱,搞个简单的机器人看门。”“我们的收入搞这么多,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改善和美化生活的。”

    耀邦同志说:“鄂西这个地方水电潜力大,水能蕴藏量过280万千瓦以上。清江开发,我说应该好好地搞,一段一段地搞。”最后,他说要把清江变成罗马尼亚的蓝色多瑙河,德国的莱茵河。

    耀邦同志在听取利川县委汇报时,又再次谈到开发清江的问题。他说:“德国的莱茵河是怎么治的呀,多瑙河是怎样治的呀,一个流域一个流域地治,从上游治起。要把清江治理得像莱茵河一样好,我二十世纪完不成,二十一世纪要完成嘛。我们这一代完不成,交给下代嘛!儿子完不成,交给孙子,孙子总可以完成嘛!……只要搞梯级开发,上游是可以行船的。先要搞梯级开发,再搞两岸的整治。”

    耀邦同志说:“你们的电现在是十万千瓦,你把它发展到三十万、四十万,我看是行的。一个是钱,一个是技术。技术越来越进步,施工愈来愈快。”

    胡耀邦同志说:“你们这个地区的基本建设是两条:第一条把水电搞上去,主要搞中、小型的,第二个搞交通运输。”

    耀邦同志说:“现有公路,在有钱的时候,农民生活好了,有的地方要加宽,改直,搞平。……我们有个口号,就叫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只要老百姓经济发展起来了,自然要搞……一条河,一条公路,你把这两个东西搞好了,人家自然就会进来办工厂,上海也来了,南京也来了,武汉也来了。厂来了,人也来了。高速公路一搞起来,你这里有了电,外国人也会来的。”

    在谈到搞建设“付学费”的问题时,耀邦同志说:“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要付学费,不是这里付,就是那里付,不是这个地区付,就是那个地区付,问题是我们要争取付得少一点,付一笔学费,得到一个经验,买一个经验,买一个水平,我们现在一个错误思想是怕付学费,就不干。(乔石同志:不干,就付学费更多了)不干就付学费更多了。我们有的同志有保守思想,只讲稳当,不干。……怕付学费,就慢点来,……这个思想方法不对头。……我们既要争取时间,又要少付学费,而争取时间是第一位的。争取时间本身就是少付学费。”

    四、山区要抓好林业,抓好畜牧业,抓好多种经营

    耀邦同志在同州委负责同志的谈话中,问到鄂西农业生产的方向和方针是怎么定的。当我们汇报了“以林为主”的十六字方针,关广富同志对湖北的林业政策作了说明,对鄂西林业建设提了要求之后,耀邦同志表示满意,他说:“你们就按这个办。”“这个地方抓草抓牛的方向是非常对的。”他鼓励我们“抓林业,抓畜牧业,抓多种经营”。

    在谈到放宽林业政策时,耀邦同志问:“你们包没包,分山治林呀?”他说:“贵州乌江有个青年,在他承包地里,全部育了苗,他在农贸市场上买粮吃。他去年一年收入三千块钱。”

    当关广富同志汇报到鄂西要扩大自留山,全省几个地区不同,“两山变一山”(自留山,责任山),宜昌地委书记不赞成时,耀邦同志说:“他姓马,你姓田嘛,他搞马克思,你搞田家乐嘛!我看统一不了,试几年再说,要允许参差不齐。你们是自治州,求大同存小异,大同就是四项基本原则。”

    耀邦同志几次问到我们州种柑桔的情况。他说:“三峡两边的山,都可以种柑桔,黄岩一千多公尺的高山种桔子。桔子可以上山,不信你们试一试。”他又说:“中国的水果总是不够。好像这一带、三峡两岸,适宜发展柑桔,雨量好嘛。”(关广富同志:他们的清江两岸,酉水两岸,巴东一带,长江两岸,长江一带,适宜种柑桔。)

    在宣恩县和来凤县座谈时,耀邦同志说:“林业嘛,无非是几件事:一是育苗,一是抚育,一是间伐,一是小加工,最后还有个运输。听说一天能搞四块钱。如果是四块钱的话个劳动力一年有一百天种地就差不多了。一百天搞林业,一百天搞副业,这是讲一般户,不是专业户;一百天搞林子,一天四块,不就是四百块嘛。山区的专业户比例太大了可能不行,兼业户要多点,看是以什么为主。有的以林业为主,兼搞农业,有些人以农副业为主,兼搞林业。”耀邦同志对林业小加工十分关心,他说:“搞三、五个人,用个脚蹬手摇的机器,就可以加工筷子、小木器等。要搞专业户,不要搞大厂子。大厂子不方便。专业户,一户也可以,两三户联合起来也可以。加工小木头、小板材、小圆木,加工以后又好运。”

    耀邦同志特别关心我们的畜牧业的发展。他几次问道:“有多少牛,有什么发展规划。”他说:“你们现在有三十多万头牛,如果哪一年搞上一百万头奶牛,你那个产值多高啊!”“你一户一头奶牛,一头奶牛一千块钱嘛。”“以后三峡成为旅游点,十年以后,你看要多少奶啊!还有沙市呀,汉口呀,要多少奶牛,多少黄牛啊!……你一百万斤奶能调出去,那个粮食就难调出去。”“抓牛,牛又变成奶,奶粉出口,一头奶牛一千块,五口之家人平两百块嘛。”“一户一头奶牛,五年办不到,十年要办到,十年达不到,十五年可以嘛!你一户一头奶牛,那就多富啊!奶粉厂就有了嘛!(关广富同志:同时养五只羊,一只羊四十五块钱,这又是钱呐)关广富同志这样讲,讲得有道理呀!”

    耀邦同志为了了解我们州的牧业情况,四月九日,他上到海拔一千九百公尺的大山顶,高兴地视察了大山顶牧业基地。

    四月七日在来凤县,当鹤峰县委同志谈到办大畜牧场时,耀邦同志说:“不要统啊!要搞专业户那个办法。湖南不是有个南山嘛,总理不是到南山去过嘛!那里去年才分户经营,去年就赚了钱,二十几年赔,合起来赔一千多万,一年赔七八十万。”

    耀邦同志说:“一个林业,一个畜牧业,不容易搞上去呀,一个县有那么几户上去了,农民就看到了前途。”

    五、领导要敢于实事求是,办事要有魄力 

    耀邦同志在同州委的同志谈话时,反复强调,领导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他说:“目标要统一,但具体方法允许不同,允许参差不齐。中国本身的经验,地区与地区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允许参差不齐,允许大同小异。”他又说:“我们中国这么大个地方,相当欧洲的几十个国家,至少二十多个国家,各种情况参差不齐,有的搞这个方法,有的搞那个方法,方法的问题,步骤的问题,要多种形式。列宁讲了这个话,方法的多样性,充实了目标的一致性。”

    耀邦同志说:“方法上的问题,不要提到道路上去,说这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过去就吃了这个亏。其实,我们搞统购统销的时候,也允许一部分地区、一个省不搞统购统销。后来搞合作化、高级社时,也允许一部分省不搞。我们要汲取这个经验教训。”
    耀邦同志同州委同志谈话时,多次谈到领导的魄力问题。讲到流通领域里的问题时,他边比划边说:“你抓一个竹木、一个粮食,就像抓住两片竹子,这就可以势如破竹。你们见过劈竹子,一根竹子从中一劈,抓住两片用力一拉,哗啦一下,就叫势如破竹嘛!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搞农业生产责任制也是势如破竹。”

    耀邦同志讲了两个事例,一个是禹县造林的例子。他说:“河南省有个禹县,‘禹’字是大禹治水的‘禹’,我们赵总理去过。他是一年大发展,就是搞了三年准备,一年就完全把它植起来。他那个措施非常严格,干部都是包的,从县委做起,完不成的扣工资。他那个岗位责任制,有狠处,不干则已,一干就地动山摇。”

    另一个例子,是西安市的卫生工作。他说:“现在的西安市就是没人随地吐痰了,新华社有两个记者不相信,就去看,跟着人看,看到两人吃冰棍,吃后把冰棍纸老拿着,走了一百多米,才把纸丢到垃圾箱去了;西安的卫生工作是怎样搞起来的呢?他那个市长,事先经过省委同意,下决心扭转卫生局面,三个月动员,三个月到期就罚。三个月后,先检查省委(乔石同志:先检查马文瑞,罚了钱)、省委机关、省委书记就罚了几百块。消息一下传开了,老百姓的问题好解决了……卫生工作西安搞得最好。他就是搞了三个月的强行规定。这些规定所有的人都参加了讨论。”

    耀邦同志接着讲:“我讲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禹县造林一年完成,一个是西安的卫生工作。我用这两个例子去引申出我们的领导方法,只讲道理不行,只作规划不行,撑不住台的,要一往无前,破釜沉舟,地动山摇。你干事情的过程当中肯定有人讲怪话,干成以后(钱运录同志:讲怪话的人也赞扬了)他就服气了。这种事情不可能干很多。一年干这么一两件事情,一个事情决定以后,决不改变,一经决定,就雷厉风行,地动山摇,破釜沉舟!你要想干,就要想点厉害的办法。我们有许多同志,知识面很宽,却缺乏这种蛮劲。干事情要方向对头,还要有魄力(乔石同志:你们州委机关带头这么干)。过去打仗,哪里有这么四平八稳,就是七风八火地干!一说打仗,就是‘同志们,给我拿下这个山头’!哪一个不冲上去就杀脑袋。打仗要有蛮劲,哪里有四平八稳的!从来没有这个事,你们看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顿将军》吗?他是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决定了,你就非干不可,不干就调开,撤职,没有什么含糊的。我们要有这个劲头,而且自己带头干。……还有戴高乐、铁托(关广富同志:铁托,事一经决定后,就全军干,干到底)。铁托啊,不动摇,爱自干,你谁也干他不动。”

    六、要加强民族地区的工作

    耀邦同志在同州委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自治州的工作要有特点。在谈到流通领域里的问题时,他对州委负责同志说:“你搞个决定嘛,你自治州有这个权嘛!”又说:“你们省委要帮助他们自治州,替自治州作主。”耀邦同志还讲了西藏、内蒙的呼伦贝尔、新疆等民族地区的情况,要我们了解、学习。

    耀邦同志还询问了民族干部的情况、科技人才的情况。他说:“你叫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就要有土家族、苗族的代表人物。”他还说:“现在培养人才,老是组织部去挑,那是一条腿嘛!还要自己培养管理人才,培养有真本事的人。中国的土地上,这种人很多。……  要培养自己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干部。”

    耀邦同志十分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他向州委同志详细询问了土家族、苗族的分布和居住情况。他说:“少数民族的住房,历史上都不太好,我们也没有加以引导,这个要注意。”

    在谈到鄂西的基本建设时,耀邦同志反复强调“老、少、边、穷”特点。他详细询问,“老”字、“少”字、“边”字、“穷”字各给了多少扶持。他说:“你这个州,‘老、少、边、穷’四个字都有嘛。你老、少、边、穷四项加起来,上面有多少扶持呀?(关广富同志:‘边’在北京没挂上号。‘老’在组织上承认了,但没承认给钱)当然要承认,怎么不承认呢?”

    四月七日下午在来凤座谈时,耀邦同志详细了解了鄂西办烟厂的情况(全州原来八个烟厂,关了六个,除建始雪茄烟厂外,只剩利川一个烟厂了)。关广富同志讲:“除了雪茄烟厂外,我们考虑应该保两个,一是利川,一是另外再保一个。”耀邦同志说:“我同意你(指关广富同志)的意见。应该保两个好厂子,把理由讲出来,你就直接给田纪云同志打个电话,就说我赞成你的意见嘛,把我也挂上一笔(关广富同志:好,好,好。我们省委非常同情这个事)。你们要讲清理由,怎么办起来的(乔石同志:质量是比较好的,市场上是受欢迎的)。又是自治州,保两个,合情合理嘛,有理走遍天下,走到北京去,没有理出巴东都不行。……报告由你们写,把我们两人(指乔石同志在内)都挂上去。”(乔石同志:总书记说了就行了。) 

    七、山区发展工业要进一步放宽政策

    耀邦同志在几个地区谈话都强调山区发展工业要进一步放宽政策。特别强调要搞小型的,家庭式的。 

    当咸丰汇报到猕猴桃加工时,耀邦同志说:“你这个不要搞很大的厂子,就是搞家庭式的,同我的家乡湖南浏阳搞爆竹一样,家家户户干。搞厂子就环节多,吃大锅饭。你搞家庭式的,联合式的。江苏那一带做什么挑花,公司还是有,但它把布发给你,让你自己搞。苏联的黄瓜、辣椒、西红柿都是分家庭加工的。(关广富同志:这个要放开手搞,搞厂子要盖房子,要搞基本建设投资……

    搞家庭式的加工,叫老百姓自己搞就富得快。将来要把这个方针提出来。搞家庭式的土特产加工,竹木加工,家庭式的作坊加工,矿产的家庭式开采,农民早上也可以搞,晚上也可以搞,带孩子、做饭都可以搞,这是农民的生活习惯嘛。我们都是从农村来的嘛。我们都要研究这个问题。现在农村有两个剩余问题,一个是劳动力的剩余问题,一个是劳动时间的剩余问题。要善于把农民的剩余时间、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发挥出来,就是搞小打小闹。即使一天赚三角钱,他也愿意。我这次到河北台县,他们就是搞什么尼龙加工,他都是家庭加工。一天有三、四角钱。大都是女孩子,没有事干都干这个,一天有四、五角钱她很满意。你搞大工厂招不了多少人,平原没有多少东西,你山里有各种东西,你就组织老百姓搞小打小闹。”

    耀邦同志说:“山区怎样发展工业呢?采矿就是一个。这是第一,第二是竹木的加工,小型的竹木业,第三是果脯业。小型的果脯业,第四是纺织业,第五是酿造业。”“山东高粱饴,开始是高粱做的,以后是红薯代替它,红薯也可以做,所以他赚钱赚得多。别的糖是另外一个味道,他那个高粱饴有它的特点。我们的酿造业、小加工业等等,都要搞小型家庭式的。你如果没有工业,山区就富不起来。还有干菜业,笋干啊等等,家庭式的,三五户联合起来的。”

    耀邦同志说:工业局有个老框框哦……要重新训练,要转过来。(关广富同志:只单纯地向国家要人要钱不行,要面向群众,千家万户)要转过来,不是抓那个大工厂,要指导农民办小厂,指导群众办家庭式的,思想要来个大的彻底的转变,要重新训练。我们山区管工业的干部,工业部门的同志,他没有这个观点,还是五十年代的老一套。你们州委要专门开一个会,把各个县管工业的人找来,说总书记说的,你们要重新学习,重新训练。不重新训练,还是老一套,还是办这个工厂,办那个工厂。(关广富同志:山区要重新认识)对,重新认识,重新学习,重新改造,要完全改过来(关广富同志:到底劲往哪里使,上面给钱就办,不给钱就不办,这是个大问题。山区国家扶持也困难,他也觉得没办法,看起来还是要在立足群众上花大劲)。着眼群众,指导群众,让他们去开采,让他们富起来。来一个彻底的转变,一百七十五度都不好,一定要一百八十度。你们细细地座谈几次嘛,这个会不要马上开,要细细地先准备一个月,把它搞清楚,征求那些办工业的同志的意见,哪些方面可以搞,怎么搞法?把工业局长的思想搞通。我们是山区,肯定有矿藏,肯定有干果,肯定有竹木,即使是荒山,一般地说,也比平原总高些嘛,我们要想办法,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八、要关心科技干部,提高科技干部的待遇

   耀邦同志在利川县专门接见了州直和利川县的一部分高中级知识分子。耀邦同志问:“在座的有没有二百元工资的?有的举手。”(没有举手的)又问:“一百五十元的有没有?”(只有一个人举手)耀邦同志说:“只有一个,唯一的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多可怜啦,总要想办法的。现在低点,以后会有希望的。一步一步地高,水涨船高嘛。”他又说:“鄂西自治州这个深山沟,有个来凤县,就是飞来的凤凰得名的,那是传说。你们就是凤凰,山沟里出凤凰嘛。同志们是人间的凤凰,来得越多越好。你们州是三百三十万人,你们要造富于三百三十万人,帮助三百三十万人民翻身。所以很高兴见到大家。祝大家为鄂西人民作出新的贡献。”耀邦同志接着又说:“好汉在好地方工作,不算真正的好汉,(关广富同志:好汉在艰苦地方工作才算真正的好汉)对,对。”

    耀邦同志看了利川县从外地请来的师傅做的工艺品以后问:“你们请来的师傅安不安心?(李保亮同志答:安心,安心。)我们给他一百五十元工资,一百五十元不够,就加成二百五十元嘛。老师傅拿二百五十元,他至少要拿一百五十元买你的猪肉吃,钱还不是要回到你那里去?究竟是低工资好,还是工资稍高些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什么害处?什么害处也没有,只有好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第一可以活跃市场,第二可以带动其他的人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革命的辩证法。”

    九、关于整党问题

    耀邦同志在同州委负责同志谈话时,谈到了整党问题。他问:“州党委一级领导、县委一级领导,整党怎么整法,你们脑子里、心里面有没有谱?”州委书记田期玉作了回答之后,他又说:“摸出个谱嘛,应该大体上朝哪个方向走,大体上有个谱。……你们时间快到了哟。现在轮到我们过关,很快轮到你们过关……我讲的,大体上有谱,就是马马虎虎是不行的,想滑过去也是滑不过去的,想搞乱套也是乱不起来的。就是这两大条意见嘛,一个是马马虎虎是过不了关的,一个是搞乱套也是乱不了套的,就是这两条叫‘谱’嘛。”

    当关广富同志汇报了省里整党情况以后,耀邦同志说:“我去年批了你们湖北一个干部有点逞威风。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对干部要教育、要管理,……一个吃老本,一个算老账,基本上是不得人心的,吃老本,不管是哪一级,谁吃老本都不行,就是我也不能吃老本。我们每年都要有点新贡献,不管你贡献大小,都要有点贡献。靠吃老本,人们就会把你忘记,把你看成绊脚石,所以这些都是要经常讲啊,不要吃老本。”

    耀邦同志强调干部要深入调查研究。他说:“我们的干部要提倡下乡,到处去跑,他生活经历一丰富,社会知识、社会经验都有了。”他又说:“一千个感性,才能上升到一个理性的东西,总结一个比较可靠的东西,要一千次感性的东西。”
耀邦同志在咸丰黄金洞公社接见公社书记时,问到公社党委里面有两个大学生,他说:“知识分子要联系实际,要多调查研究。过去下乡调查是找书记、队长,现在调查和过去不同了,应当是找专业户、技术员、回乡知青、复员军人……”
 
(注:1984年4月5日至1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视察鄂西自治州。我在中共恩施州
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此次我很荣幸地担任录音记录。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我是参与整理者。)

相关文章
·田发刚 开创恩施民间文艺事业新局面
·田发刚 土家族的文化之星
·田发刚 文化人物精神在于使命感和执着创新
·土家族文化汉子田发刚被授予“2011中华文化人物”
·田发刚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土家族文化汉子田发刚被推选为 “2011中华文化人物”
·田发刚
·田发刚印象
·恩施实施“民间文艺集成成果再抢救工程”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恩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课题研讨会召开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成臻铭
· 对铜仁冲出“经济洼地”的路径选择思考
· “官帽”背后的故事
· 试论土家文化传承与推广进校园探索
· 试论铜仁建府六百年的得失及未来之定位
· 酉阳土家摆手舞初探
· 永顺县朗溪乡王木村打洞溪发展现状的调查报
· 对贫困地区乡镇规划工作的调查思考

远山的呼唤

中国土家族经济文化研究协

八宝铜铃舞

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
· 自然环境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  
· 论长阳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构成  
· 试论恩施自治州的文化生态保护  
· 土家族 “过赶年”辩析  
· 武侠湘西是宣传湘西文化旅游的另一张名片  
· 命根子泥土  
· 鄂西土家族还愿仪式解读  
· 彭家寨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对未来建筑发展...  
   土家族文学“灵物母题”的叙事解读
   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生物农业多样性
   协作互动推进武陵区域一体化发展
   对构建中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思考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探索民族地区跨区发展
   阿蓬江畔的村庄
   论湘西州旅游扶贫研究
   长阳民间吉祥图简释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