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土家网友

村庄和花朵有一段距离,村庄的路不通向花朵,通向粮食。收获之后,村庄用包谷酿酒,用高粱酿酒。每逢婚丧节日,村庄就从自酿的酒里,品出土地和汗水的味道。村庄和花朵有一段距离,深入村庄必须绕开花朵,却绕不开抒情的民谣——
1、张家坪:天朗气清声声慢
张家坪是一种声音。
锄嘴饮阳光,淙淙铮铮;雨滴打芭蕉,嘀嘀嗒嗒;老牛嚼青草,噗噗切切;青菜披白雪,淅淅沙沙。旱烟袋里,老人们讲述悠悠传说;吊脚楼下,妇女们议论针头线脑。
燕子在空中呢喃,种子在地里发芽,姑娘在窗前哭嫁,放学归来的孩子,蹲在山路拐弯处,跟书包里的蝈蝈交流情话......
痛了,一声娘;愁了,一声叹。
爱了,对山歌;死了,敲锣打鼓舞欢乐。
谁的母亲推开朝门,对着画屏似的远山,扯长嗓子唤儿归家?
谁走遍天涯,心,仍在遥远的张家坪咚咚跳荡?
2、河湾寨:姑娘多情诉衷肠
小船停桨逐潮还,百十人家住一湾。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我怀疑那个姓白的姑娘,不是来自河湾寨,而是仙女下凡。
她的目光明亮,恰似酉水闪烁的波光。她的身材窈窕,直令两岸碧柳羞惭。她的笑声里,仿佛有片片火苗在窜动。火苗背后,她置身摆手堂前,将古老的摆手舞演绎成一种追忆,一种祭祀,一种神往。
她穿过小巷,小巷便蛇一样在那棵老板栗树下游动起来,直达长潭。
咿呀驶近的小船,可是为了她而提前返还?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一首有意无意的《木叶情歌》,从白姑娘嗓子里淌出,那么婉转,那么悠扬。
此时此刻,动情的岂止操桨的小伙,还有回旋的小鸟,还有无端颤动的丝茅。
3、楠木庄:三条小溪潺潺流
楠木庄有三条小溪。
其中一条,叫楠木溪。她曲里拐弯,不急不忙地绕过寨前,然后穿过群山的缝隙,消失在目光尽头,成为我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另一条,叫炊烟。她从无以计数的青瓦上升起,袅袅娜娜,一波一波淌到天上。天上,白云开会,片片朵朵,簇簇团团。
古木参天,树杈里,鸟儿筑巢。
竹林葱翠,竹叶尖,露水闪光。
“栀子花儿开,一十二朵红。举起薅锄噻,把草来薅空。太阳落了也要薅,展劲劳动莫放松......”岭头坡外,一群给玉米锄草的寨民,吼起了《薅草号子》。领者嗓子宏亮,应者声调铿锵,山鸣而谷应,神提而气扬。
从历史深处淌来,潋滟村寨生活,楠木庄的第三条小溪,叫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