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域 田平 信息来源:红网
“叭台叭台卡普他……”激昂的歌声伴以亮丽的服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2011年11月28日的北京,天气虽然阴冷,但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歌声与微笑》栏目的节目录制现场,一群土家帕尼的歌舞表演令现场观众热情高涨。
“帕尼”在土家语中是对中老年妇女的称呼,在龙山县活跃着这样一支帕尼队伍,也是龙山县成立最早的健身队伍,她们个个能歌善舞,平均年龄62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退休后自发的组织在一起,用甜美的歌声和妙曼的舞姿丰富了多彩的群众文化,展示了积极的精神状态,演绎了火红的生活——这就是龙山县无极文化健身队。
“七仙女下海南”,带出一个健身队
提起龙山县无极文化健身队,不得不先说出“七仙女下海南”的故事。
段福玉、杜辉群、黄金玉、黄小云、曾银芝、腾永珍、晏菊英这七人都喜欢唱歌、也能跳舞,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相互结识,邻里街坊叫她们“七仙女”。她们退休以后,2000年9月底的一天,相约一起到海南三亚旅游。三亚湾洁净的海水、柔软的沙滩、碧绿的椰树让人赏心悦目,三亚市民锻炼跳舞健身的火热、宏大场面,更让她们深受启迪。段福玉心里想:“我们那里生活慢慢好起来后,也会像三亚人一样跳舞健身的会越来越多,赶紧组建个队伍,带动大家锻炼身体,让山里人也过上大城市里人一样的火红生活。”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后,竟然和大家不谋而合。
“三亚人跳的是什么舞?我们从哪里学起?”就在大家疑惑的时候,段福玉三亚亲戚的一番话使她们豁然开朗。段福玉的三亚亲戚喜欢运动,退休以后一直学跳健身舞,“无极健身球健身操,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运动性、观赏性,挺容易学,三亚人大多都在跳,现在北京大学的一个刘教授正在这里办培训班,你们可以学一下”。得到鼓励后,七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她们商量之后,决定叫段福玉、杜辉群两个舞蹈基础最好的先学,然后再教给大家,这样既不影响大家的游玩,还可以少交学费。
“虽然培训班的学习只有短短的3天,但是我好甚学习后收获不少,知道了舞蹈和健身、生活如何很好的相结合,也有信心给大家教了。”通过学习,杜辉群颇有感慨。
有了这个想法,“七仙女”从海南回来之后就着手进行健身队的创建工作。可是,健身队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开展活动?必要的经费如何保障?能否激起广大群众健身的热情?等一系列问题让他们陷入了沉思。
听说要创建健身队,倡导群众文化后,宣传部、文化局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2000年10月8日,龙山县第一个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健身队 “无极文化健身队”正式成立了,段福玉任队长,杜辉群任总编导,黄金玉任副队长。“无极”即无边际,无穷尽,预示着健身队在弘扬土家文化方面技艺超群;也象征着健身队自身的永恒。没有排练场地就在体育馆的露天舞台上;没有运转经费就自己掏钱;没有观众就把自己的亲戚拉来当做观众……
随着县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需求的日益增长,无极文化健身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认可。2006年,县文化局决定让她们在世纪广场的露天舞台上引领、教授广大群众跳健身舞。
从此以后,县城世纪广场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夜幕来临,成群的大婶大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舞曲很有节奏的扭起来,脸上充满了喜悦……
无极文化健身队化作一片夕阳红
无论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还是酷热的夏日;无论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还是寒冷的冬天。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极健身队无偿带领群众健身达3年之久。随着这支帕尼队伍年龄普遍增大,受身体和精力的限制,2009年后,无极健身队虽然在世纪广场没有引领、教授广大群众跳健身舞,但这支帕尼队伍随歌而舞的身影却出现在了烟厂厂房的院子里,她们依然坚持着锻炼。
徐静参加健身队以前,她差不多与不相识的医生成了熟人。如今,她伴着悠扬的旋律,舞步轻盈而又欢快,一曲跳完,脸不红气不喘,有谁能相信她已经是60多岁的帕尼呢!她说:“40岁以前被柴米油盐酱醋茶弄得手忙脚乱的, 到健身队与老姐妹们边锻炼边交流,从不会到会,再到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整个人也变得开朗了。”说起这些时,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说起跳舞的好处,这支帕尼队伍的成员感受都很深切,有的说自己身体要比以前好多了,有的说自己每天跳一跳、唱一唱,既锻炼了身体,还愉悦了身心。
2010年10月8日是无极文化健身队成立十周年的日子,无极健身队准备举办一台晚会来庆祝自己盛大的节日。这期间,我们看到最忙的一个身影就是编导杜辉群,为了让晚会节目丰富多彩,她既要精心策划好每一个节目,又要把节目动作一个一个的教给队友。一天,因连日来的劳累,体力不支的编导杜辉群差点晕倒在地,队友要扶她回家休息,可她却硬是坐在凳子上指导队友排练节目。队友们纷纷被她所感动,都鼓足了劲认真排练节目。正是大家的团结一心,艰辛付出,才有了晚会上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无极健身队的表演引来观众如潮的掌声,整个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支“帕尼”队伍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增添了老年人文娱活动的内涵。
2009年1月,无极文化健身队随着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的“五下乡”活动慰问团来到桂塘镇,为上千名来自湘、鄂、渝的赶集群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她们表演的《老来乐》、《卡普它》等舞蹈节目,受到边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她们的演出太精彩了,没想到她们的年龄与我相差不多,跳得这么好,还活得这么年轻”。一位来自湖北赶集的彭大妈观看演出后,一边感慨一边羡慕地说。
寒冬腊月里,这支帕尼队伍随着“五下乡”慰问团赴各乡镇演出, 直到整个活动圆满结束,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打退堂鼓的。
不仅如此,她们还自发的到敬老院慰问演出,并为老人们送去了生活用品;5 12汶川大地震后,队员们各自在单位为灾区捐助了,大家又出钱以无极文化健身队的名义为灾区奉献了爱心……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化作一片夕阳红。”正如这歌词一样,无极文化健身队这支帕尼队伍,她们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着阳光,向我们诠释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真谛。
十二年如一日,舞出了一片天
渐渐地,这支帕尼健身队伍红了,队伍的人数由最初的7人发展到了现在的65人。她们不仅参演县里的大型活动,而且从全国各地发来邀请函也纷沓而至,并且屡屡获奖。
秋天的武夷山处处出彩,让游客无限眷念。2006年10月11 日, “第十届中华不老城暨中国武夷山海峡两岸中老年文化艺术节”隆重开幕,节目演出中,一群土家帕尼的精彩表演让观众啧啧称赞。
在这次艺术节上,无极文化健身队表演的舞蹈《卡普它》荣获大王奖和优秀编导奖;健身球表演《摆手迎吉祥》也荣获玉女奖和优秀组织奖。手捧着奖杯,这些帕尼们激动满怀。“这是我们这个集体,克服了困难后取得的成绩,我们格外珍惜。”杜辉群哽咽道。
原来,就在比赛的前一天,这些帕尼队伍因为经费短缺,滞留在县城。到底去不去参加,去参加吧又缺钱,不去的话又会失去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何况还有台湾同胞参赛。正当犹豫不决时,段福玉、杜辉群作出了一个决定,她俩带头出钱,家境好的再捐一点,把钱凑齐之后立即从张家界坐飞机前往。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第二天,当她们如期抵达现场时,举办方投来了惊异的目光。
无极文化健身队,不仅仅就是受邀参演,她们还积极投身于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是土家人,我们的参演节目就要是把土家族的文化、生活习俗表现出来。”编排节目时,杜辉群这样说。正是怀着这一目的,无极文化健身队成立以来,自编自演了大量具有土家族浓郁风情的歌舞节目,不仅受到政府部门的褒奖,而且还获得很多荣耀。
据不完全统计,无极文化健身队共获得县级奖励8次,州级奖励3次,国家级奖励6次。
“这些荣耀中,最值得让我们骄傲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金奖。”提起“光辉历史”,段福玉乐不可支。
2011年11月28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歌声与微笑》栏目的录制演出现场,无极文化健身队的参演土家族歌舞《叭台叭台卡普它》、《快乐的土家老妈妈》、《迎客歌》都得到了16张笑脸,荣获金奖。
“土家帕尼们红到北京去了!”无极文化健身队在北京获奖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爆炸性新闻。“她们的节目我都看了好几遍,我也想参加她们那个队伍。”无极文化健身队红了,真的红了!成了县城群众茶余饭后的主话题,也成了中老年市民的羡慕对象。
可是,就从北京回来之后,队长段福玉却有了隐退之意。“12年来,我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虽然得到这么多荣誉,但我快70岁的人了,也想清静一下了。”
听了段福玉这么一说,队伍里就像炸开了锅。于是停止了排练,大家“兴师动众”前往段福玉家“问罪”。队员们急切挽留,老搭档杜辉群真切说道:“想当初,我们好辛苦都过来了,现在有了成绩你却要离开了,我们真的不答应。再说,你这么狠心扔下我们这些姐妹不管了吗……”
其实,段福玉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的,这支队伍就是一个大家庭,各成员之间息息相关,若要一下子放下,还真做不到。“好!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我这个队长就不当了。”队员们的真情打动了段福玉。
从此以后,无极文化健身队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每天7:30,所有队员准时到齐,然后进行排练。
结束采访后,笔者获悉,无极文化健身队已经接到去德国参加艺术节演出的邀请函,队员目前正进行紧张的排练中,帕尼们准备红到国际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