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风采
崔永龙 土家山寨里的“书记门诊”

                      作者:张玉军   信息来源:沿河人大网 
            

    走进沿河自治县淇滩镇,新竣工的沙沱电站大坝高峡出平湖,两岸新建成的土家山寨移民安置新区倒映江面。傍晚,华灯初上,群众伴着欢快的旋律在庭院里翩翩起舞,其乐融融。淇滩人民能有幸福的今天,倾注了铜仁市人大代表、沿河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淇滩镇党委书记崔永龙的辛勤和汗水。他怀揣真心、实心、诚心、热心,视群众为亲人,当百姓事为家事,忠实为民代言谋利,深受群众拥戴。

    真心为民着想

    沙沱电站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在沿河自治县淇滩镇境内,涉及该镇7个村22个村民组995户3776人的移民搬迁。由于淇滩既是沙沱电站的施工区,又是沙沱电站和彭水电站的库区,施工时间长,矛盾纠纷多,淇滩移民搬迁绝非易事。组织上通过认真考虑,2012年2月决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永龙兼任淇滩镇党委书记。

    崔永龙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沉重,如何让淇滩顺利移民搬迁并安居乐业,上任伊始的他焦虑得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他想,自己是人民选出来的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时时处处为移民群众利益着想,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

    他逐家逐户走访调研,每一家的思想顾虑、实际困难他都记在笔记本上,32K版的笔记本他足足记了2本。让淇滩村移民蔡欢记忆犹新的是,他深夜2点从江边钓鱼回来,发现崔永龙还在农户家做群众的搬迁动员工作,由不得他不敬佩。

    淇滩村移民严易高是邻里皆知的直性子人,因提出的诉求得不到满足而拒绝搬迁,还在身上浇了汽油声称要自焚。千钧一发之际,崔永龙赶到他家,与他同根板凳坐着做他的思想工作,近两个小时的解释,理顺了他的怨气,他主动交出了打火机,不仅带头搬迁,还凭着他使不完的蛮力帮邻里搬迁。有人问他转变为何如此之大,严易高说:“崔书记都不怕我与他同归于尽,闻着我身上的汽油味跟我长谈,还有哪样理由不相信政策和领导呢?”在崔永龙眼里,只要思想沟通到位,没有做不通的群众工作。淇滩场镇上一些在别人眼里的“一根筋”,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感动得心服口服,无一不支持配合工作。

    在他心上,群众的冷暖始终至上。淇滩镇淇滩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素霞是细心的干部,在她的工作笔记本上有这样一则日记:2012年7月18日晚9点4分,狂风骤雨,崔书记打电话让我巡查移民临时安置房有没有险情。我打着伞出去巡查大概十多分钟,看到排水沟旁有两个身影在清理排水沟里堵塞的渣滓,当他们抬起头来时,我真想不到会是崔书记和他的驾驶员。我发自内心敬佩这位焦裕禄式的领导干部!

    “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情。”当地群众普遍这样评价崔永龙。2013年3月,淇滩集镇整体搬迁进入攻坚阶段,他要求镇干部职工要做到“两不准、三不怕”:上班不准挎包、不准穿高跟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骂。每天清晨他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在镇政府大院整队集合,主动帮助群众搬迁。他身先士卒,带头顶烈日、冒风雨,与移民奋战在搬迁的第一线。为了赶时间,崔永龙有时要带领干部帮助移民搬运到晚上一两点钟。2013年4月10日,该镇在沙沱水电站下闸蓄水发电前,如期实现了整体搬迁。省移民局局长王应政在沙沱电站蓄水发电验收会上说:“淇滩镇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搬迁了553户2000多人,没有发生一起上访和一起群体性事件,很不容易,值得肯定”。

    实心为民办事

    我们多次预约采访崔永龙,都被他拒绝。在我们“纠缠”不放的情况下,他终于答应在2013年6月25日接受采访。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大清早就去了办公室,室外有十多个来自各村的群众等着向他反映情况。他逐一接待,倾听群众困难和意见,能办理解决的都逐一记在笔记本上。这天上午,他笔记本上就记有十多条:彭华村彭蛟板房被山上落石砸坏,需要抓紧安排民政办去核实;淇滩村移民陈翠霞反映,下雨天,安置区水泥步梯上的水流到新建房屋的墙体上,要求分管副镇长和移民站同志去查看,拿出解决方案。……为了不打断他帮百姓办事,中午1点我们在食堂的餐桌上才如愿采访到他。同桌吃饭的淇滩老年协会会长肖启涛说:“群众都相信他,承诺的事就一定能兑现,所以大家有困难和问题都要等着看‘书记门诊’”。

    镇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红松清楚记得,今年年初,70多岁的孤寡老人周万芝拿着困难申请找崔永龙解决生活补助。由于当日民政办无现金支付,崔永龙从腰包掏出300元现金给了周万芝,并把申请条子撕碎后扔了。淇滩村70多岁的老人杨怀英,背水泥砖砌灶头,崔永龙看见后二话没说就接过来背在肩上。

    王佐源是淇滩镇有名的文化人,经常为镇文艺队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写歌词、快板词,宣传党的方针和移民政策,为淇滩移民搬迁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令王佐源万万想不到的是,在他89岁生日这天,崔永龙提前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带领镇干部在他仅有十多平方米的木屋内为他过了一个简朴而难忘的生日。在场的人无不感动,王佐源握着崔永龙的手,流出了感动的泪水,激动地说:“想不到崔书记会来为我过生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是对王佐源,崔永龙把每个老人都视为亲生父母。每年春节前夕,崔永龙都要带领镇党委班子成员去看望慰问镇上花甲之年以上的老共产党员,为他们送去食用油、白糖和新春祝福。

    诚心为民排忧

    2012年7月,正当淇滩移民准备在集镇新址建房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2号路肖洪林等4户移民宅基地后挡墙整体跨塌。一时间,群众惊恐万分,准备集体到乌江沙沱电站建设公司讨要说法。原来备好材料准备建房的移民停下来了,大家都在徘徊观望。如果不及时建房,就会影响移民搬迁;不按期搬迁,就会影响电站蓄水发电。在这紧急关头,崔永龙一边安排镇、村干部作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一边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请求迅速派人到现场查看,妥善提出解决方案。县委、县政府和市移民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组与乌江电站开发公司协商,通过三天两夜的反复磋商,提出了工程缺陷处理方案,让群众消除了顾虑,顺利地启动了建房并如期实现了整体搬迁。

    2013年6月11日,淇滩镇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文艺演出,快板节目《信用工程好处多》道出了淇滩人民的心声:“想过去,信用环境不太好,想要贷款贷不到,做生意、差资金,愁眉苦脸很揪心;看如今,淇滩观念大转变,人人争着讲诚信;调产业、筹资金,农民贷款要优先。”激起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淇滩镇农村信用社主任朱旭峰介绍,以前淇滩镇信用不良贷款率高达82%,2007年起连续5年没有对群众投放过一分钱贷款。移民新建房屋大多需要贷款,搬迁失地后创业也需要资金,为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崔永龙多次找金融部门协商,提出打造“诚信淇滩”,并带着干部职工挨家挨户动员欠贷款的农户偿还贷款,村民罗廷武带头还清了58万元贷款后,其他农户纷纷还款,淇滩的信用环境大大改善。今年初,淇滩镇信用社又重新对信用农户投放了贷款,目前已投放贷款1400余万元。

    热心为民代言

    既是市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也是镇党委书记,在别人看来,是多重工作担子,但在崔永龙本人看来,这其实也是优势,因为能依靠人大代表身份把群众的所需所盼向上级反映,又能通过乡镇党委书记这个平台为群众办理更多实事。

    淇滩镇狼溪村小路坝是一片洼地,有耕地300多亩,涉及2个组60多户250人受益。该地以前只要一下暴雨,到处一片汪洋,群众颗粒无收。2012年县人代会上,崔永龙代表提出的实施狼溪村小路坝洼地排涝工程的建议得到了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县移民局、县水务局出资20多万元购物资,崔永龙亲自带领县、镇人大代表和当地干部群众投工投劳,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小路坝的洼地排涝整治。村民何天润喜笑颜开地说:“现在下再大的雨,我们都汗涝保丰收了”。

    淇滩镇茶坛村群众2010年自发修建了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由于没有项目支持,尚欠20多万元的挖机费和爆破费,施工老板多次到村里要账,并提出要牵村干部的耕牛。崔永龙得知后,带领村干部到相关部门呼吁。2012年底,县财政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解决了欠款,村干部终于舒了一口长气。

    淇滩镇乌江沿岸的几个村地处高山,由于道路崎岖,群众出行很不方便。2013年的县人代会上,崔永龙领衔十多个县人大代表提出硬化淇滩村至蔡家村等5个行政村通村路的建议,得到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列入重点督办件予以督办。目前,已完成了勘测设计,即将开工建设。

    “作为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就要时刻把学习抓在手上,把责任担在肩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群众放在心上,把清廉留在世上,在工作中当先锋,在人格上作表率”。崔永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口碑。

    原标题:崔永龙  怀揣“四心”的人大代表


相关文章
·“官帽”背后的故事
·试论土家文化传承与推广进校园探索
·李克相
·土家族原始生态观的形成
·孙清彦与“惊涛拍岸”摩崖
·土家族“竹报平安”
·土家族征兆与忌讳
·站在桥上看沙沱
·沿河土家情歌及其艺术美
·沿河土家族传统饮食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廖汉生与贺龙电站
· 土家族开国将军廖汉生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
· 邓君蕊 传播土家族文化的“校园大使”
· 杨军 创新丰富多彩的恩施土家族民歌和民
· 钟飞 回报桑梓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的巾帼
· 彭英生 土家猴儿鼓王用鼓舞诠释苗族风土人
· 李克相
· 孙清彦与“惊涛拍岸”摩崖

田隆信 土家音乐是我一

杨正午 土家山寨走来的

谭学聪 将土家族文化传播

潘光旦 土家族与古代巴人
· 向仍旦  
· 漫说杨盛龙有关湘西散文的创作  
· 李小琳 回到魂牵梦萦的奶奶家乡酉阳  
·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  
· 萧洪恩与土家族哲学研究  
· 谭继文 五十年一觉石头梦  
· 谭继文的画 生活的孕育与启示  
· 单海鹰 土家民间工艺绘新图  
   邓超予 为传承和弘扬土家族文化做贡献
   开国中将廖汉生与十世班禅大师
   彭剑秋 土家族文化的守望者
   土家姐妹将建土家族医药治疗不孕症基地
   土家族籍全国政协常委田岚的时代风彩
   杨再平 刻骨铭心的城乡差别情结
   周水秀 土家山乡的平安守护者
   袁仲由 为民族宗教工作续写新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