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田昌杰 为土家族文化增添光彩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

    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大坝南侧,风光旖旎的湖北宜昌市车溪风景区内,有一家私立土家族民俗博物馆,那些沧桑古朴的服装服饰、生产生活用具、石木雕刻、兵器陶器、古书碑刻等吸引了千万游人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这家私立土家民俗博物馆创始人名叫田昌杰,是湖北长阳资丘镇杨家桥村一个土家农民。由于家境贫寒,田昌杰读完小学就辍学务农。1984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作为土家族后裔,田昌杰从此对收藏土家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神秘与艰险的收藏之旅。挎着一台旧120相机,带着玉米面粑粑,多年来,他一直穿行在千山万岭中的村村寨寨收集文物……

  有付出就有收获。开始收集文物不久,田昌杰在一覃氏人家收集到清朝的一件土家女式服装,中南民族大学刘孝喻教授高兴地称这是“湖北境内首次发现的土家族古装珍品”。

  响铃裙,是土家女儿出嫁时穿戴的服饰,终老后要作“装老衣”,很珍贵,田昌杰多年寻觅无果。1997年古历“六月六”,他在山里见一位老妇人在阳光下翻晒衣服:一条响铃裙,串串银质铃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田昌杰当即给老人做工作,欲收购这条已是稀世之品的响铃裙,可老人却坚持要留下来“装老”。田昌杰不死心,每年“六月六”晒衣服时,他都带上礼物去看望老人并再三做工作。直到10年后,老人90岁辞世前弥留之际,终为田昌杰的精神所感动,才松口让孩子们为她购了新的“装老衣”,将心爱的响铃裙卖给了田昌杰。

  在长期的收藏生涯中,田昌杰积累了丰富的文物收藏和民族文化知识,他的视野更开阔了,收藏的品种由开始的服饰、祭祀物品为主扩展到劳动器具、古书、兵器、钱币等近20个品种……

  那时,田昌杰住的是一栋百年陈旧土屋,大量文物收集回来后堆得到处都是,像个杂货铺。为了保管好这些文物,田昌杰首先进行科学分类摆放,然后喷洒药水进行防腐、防虫、防潮处理。有的服装服饰为保持原貌需要修补,他年过七旬的母亲日夜在灯下飞针走线。妻子忙活完地里的农活后,也帮助丈夫分类整理各类文物,常常通宵达旦……

  2001年6月20日,田昌杰代表湖北省参加在云南举办的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湖北共展出土家民俗展品71件,其中田昌杰一人就有68件。他的展品为湖北捧回了“最佳设计奖、优秀陈列奖、优秀展品奖”三个奖牌。《香港文汇报》评论说:“田昌杰收藏的民俗文物中,每一件精美的服装服饰都倾诉着一个历史的传统,每一件绚丽的绣件都俨然一幅民族的风俗画……”

  2001年9月,田昌杰在长阳县委、县政府和民委的支持下,在家乡杨家桥村首创了中国首家私立土家民俗博物馆,为土家文化增添了新的色彩。2009年8月,为使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土家族的历史,田昌杰将山里的土家民俗博物馆迁移到了湖北宜昌市车溪风景区。从建馆至今,已累计有20余万人参观游览。

  田昌杰30年业余“考古”历尽艰险,徒步绕行长阳(3412平方公里)四圈半,踏访土家村寨200多个,考察溶洞300多个、庙宇遗迹70多处,古坟1万多座,耗资10万余元,共收藏土家服装服饰、石器、木雕、石刻、陶瓷、铜器、古书、生产生活用具、兵器、宗教用具等2100多件,拍摄资料图片5000多张,收集历史传统故事100多万字,出版了故事集《巴石花》和《巴人遗风》文物图片画册。反映土家民俗建筑、古战场遗址等内容的新著《巴国风云》已杀青。

  鉴于田昌杰在收藏、研究土家民俗方面的成果和贡献,他被评为宜昌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宜昌市模范政协委员、“长阳乡土人才”,连续四届当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还被香港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和香港国际交流出版社评为“世界名人”。


相关文章
·长阳县文体局采取五大举措争创发展新业绩
·刘爱玲 用歌声滋润广大观众的心田
·如母亲般温柔的盐池温泉
·土家族创世史歌舞剧《江山美人》在湖北长阳首演
·长阳土家“十碗八扣”大比拼活动隆重举行
·田玉成 助推长阳文化名镇资丘实现新跨越
·第七届长阳清江椪柑文化节开幕
·孙家香 土家族故事婆婆用讲故事劝人向善
·第二套长阳巴山舞竞赛在长阳隆重举行
·姚荣光 下岗土家汉让传统美食香飘全球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廖汉生与贺龙电站
· 土家族开国将军廖汉生红军长征时期的思想政
· 邓君蕊 传播土家族文化的“校园大使”
· 杨军 创新丰富多彩的恩施土家族民歌和民
· 钟飞 回报桑梓开创旅游扶贫新模式的巾帼
· 彭英生 土家猴儿鼓王用鼓舞诠释苗族风土人
· 李克相
· 孙清彦与“惊涛拍岸”摩崖

田隆信 土家音乐是我一

杨正午 土家山寨走来的

谭学聪 将土家族文化传播

潘光旦 土家族与古代巴人
· 向仍旦  
· 漫说杨盛龙有关湘西散文的创作  
· 李小琳 回到魂牵梦萦的奶奶家乡酉阳  
· 向云驹 论“文化空间”  
· 萧洪恩与土家族哲学研究  
· 谭继文 五十年一觉石头梦  
· 谭继文的画 生活的孕育与启示  
· 单海鹰 土家民间工艺绘新图  
   邓超予 为传承和弘扬土家族文化做贡献
   开国中将廖汉生与十世班禅大师
   彭剑秋 土家族文化的守望者
   土家姐妹将建土家族医药治疗不孕症基地
   土家族籍全国政协常委田岚的时代风彩
   杨再平 刻骨铭心的城乡差别情结
   周水秀 土家山乡的平安守护者
   袁仲由 为民族宗教工作续写新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