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风情 》 风土民俗
亲历保靖县普戎镇的土家族婚俗盛景
                 作者:彭运生 易果 张承印  信息来源:红网



    5月10日,记者在保靖县普戎镇普戎村第一组的山寨里,亲历了一幕别开生面的土家族婚俗盛景。这天是寨中彭仕文家“接媳妇”的好日子。灶房里,架起五口圆桶大铁皮灶,灶中火苗熊熊,油汤烧得滚汤汤的。“厨房师傅”手脚麻利地忙着烹饪,不断有切好的菜肴下锅,酒肉的香气在空气里弥漫。当太阳刚刚跃上东边的天空,迎亲队伍就“吹吹打打”地回到了村口。唢呐声声、鞭炮阵阵、锣鼓齐鸣,山寨一下子就告别了往日的宁静。男女老少齐聚新郎家,翘首迎接这支凯旋而归的“队伍”。

  唢呐声越吹越近,迎亲队伍“几拐”“几弯”,终于从绿树丛中转了出来,出现在被一株古枫树掩映着的鱼塘边的大道上。队伍的最前面,是唢呐手,只见他鼓着腮帮把整支娶亲曲一气吹到底。跟在他后面的是四个当地俗称“打八仙”的乐队,其中一个敲大锣,一个敲小锣,两个打“铙钵”,锣声绵长,钵声快短,钵随锣应,锣停钵停,配合击打,十分默契,并与唢呐声交替奏鸣,奏响一路独特而又欢快的婚礼交响曲。乐队后,两个提着“马灯”的中年妇女,步履轻快,在为花轿“引路”。后面是四个身着土家“对胸褂”的壮汉,解开布扣,露着肚皮,手臂上的肌肉块块凸显,显得大大咧咧而又剽悍异常,四人抬着花轿健步如飞。花轿旁边的新郎倌,不时用手帮着扶一下花轿,隔着帘子对轿内的新娘悄悄说着“温言软语”。轿子后面,就是新娘家过来的男女对数的“送亲队”。再后面,就是背着被褥、枕头等物品的大队“人马”。 迎亲队伍中还有三、四个“自由人”,按照男方主人家的吩咐,每人用长长的竹竿挑起一挂数千响的鞭炮,肩上还搭几卷,不时快步走到队伍前面、旁边、后边把鞭炮点燃。于是,唢呐声、锣钵声、鞭炮声,一直响进新郎家的院门。


相关文章
·土家族流行音乐制作人彭利恒原创MV完成拍摄
·保靖县农民魏品富自建土家族民俗物品陈列馆
·《保靖土家语实录》七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保靖碗米坡小学举办庆“六一”大型土家摆手舞展演活动
·保靖调年摆手源流考
·保靖调年土家摆手
·保靖县黔山土家民俗景区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挖土锣鼓歌
· 土家族“竹报平安”
· 土家族征兆与忌讳
· 神往的武陵
· 沿河土家情歌及其艺术美
· 土家民俗—蛋卜
· 土家族挖土歌调
· 建始土家族年俗实录

德江傩堂戏

土家八宝铜铃舞

土家摆手舞沿革

与神共舞走进土家人的傩堂
· 神往的武陵  
· 恩施板桥土家礼俗  
· 土家族的狩猎活动“赶仗”  
· 土家苦情歌的文化阐释  
· 我记忆中的土家巫医  
· 对恩施土家女儿会的给定与诠释  
· 土家族起居习俗  
· 土家族形成和稳定的历史过程  
   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
   长阳土家族的过年习俗
   土家花鼓子
   鄂西土家族的传统民歌
   土家族婚俗中的猪脚文化
   薅草锣鼓土家人的劳动进行曲
   土家族婚嫁习俗
   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与价值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