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风情 》 歌舞民谣
沿河土家情歌及其艺术美

                      作者:李克相  信息来源:土家族文化网


    在沿河,不论你船行乌江,盘山走路,还是在林间地头、小溪山坡,逢年过节,白天黑夜都随时可以听见一首首山歌飞山越岭,飘野淌河,穿透山屏水障与夜空,沁入心扉。沿河山歌如三月的桃花,艳美丰富;如山间小溪,纯净清亮;如布谷鸟之声,响彻山谷;似林间黄鹂,腔远清丽。让听者感觉心扉荡漾,清冽甘甜。土家民歌上至八、九十岁老人,小至放牛小孩都能唱上几首。其普及之极连大字不识、目不识丁的人也能即兴吟唱,随口而歌。而土家族广袤的土地上最让人陶醉动情的山歌还是算土家情歌了。

    一、源远流长的土家民歌

    一种民族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民歌同样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绵延不断的民族,也是“歌”的民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贝锦卡”。土家族先民为夏商时期的古羌人,殷周以后的“巴人”“羌戎”、“彭人”、“冉氏”等。秦汉时为“禀君种”、“板楯蛮”成为“巴郡南郡蛮”和“武陵蛮”之一,汉代后称为“酉溪蛮”、“巴建蛮”、“酉阳蛮”、“五溪蛮”、“黔阳蛮”等等。据《华阳国志,巴志》载:西周时的巴国“东至鱼复,西至樊道,此接汉中,南报黔语”,“巴师勇锐,歌舞以凌……”。说明那时的巴国,已经是歌舞普及而且歌舞与“勇锐”一起成为巴国军队的特长了。

    歌是伴随着语言产生的,当语言无法表达细腻和深沉的内在感情时,就要用歌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人们之间的感情、思想、意见、动作、意愿、向往的交流和表达。我们从“毕兹卡”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歌与语言的关系。土家语“毕”是汉语“儿子”的意思,“兹”是“哭”、“哭嫁”的意思。 “哭”是什么?哭是最原始的语言,当婴儿“呱呱”坠地,要传达他来到世上的消息或表达他离开母亲胎腹中的意见和感情时,小孩不要别人教就会用一种“音乐”似的“哇-呕哇……”开始了人生的第一首歌唱。“毕兹卡”就是“男人哭嫁的民族”的意思;土家族是一个以“哭”为显著标志的民族。土家族为什么会以“哭”或“哭嫁”作为自己民族的名称核心要素呢?众所周知,同其他民族或人类社会一样,土家族的发展历史同样经历了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蒙昧”阶段、群婚和母系氏族的“村野”阶段和文明时期。在“蒙昧”阶段,“歌”最原始的是人们集体捕食的劳动协作语言交流或抵御野兽时的集体声音。在“母系氏族”男人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他们没有婚姻的自由,没有对女人选择的权利,到一定时期,这种无权无位的处境,使男人还要“出嫁”到自己不喜欢的女人那里去。为了表达自己对“出嫁”婚姻的不满或其他情绪,男人选择了“哭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迹。“哭嫁”是颂唱之歌,是唱“悲情”歌。应该说,自从有了歌、山歌、“哭嫁”歌,就有了“情歌”。比如在沿河的“哭嫁”中就有着许多哭新郎的“情歌”。现在的土家族习俗里,“哭嫁”已经成为民间的一种非常典型特别的歌曲。“哭嫁”的音调、节拍、词语、修辞和场景等都是土家族音乐瑰宝。

    二、韵味无穷的土家“情歌”

    土家情歌是歌,来源于山歌,除少部分存在于土家“哭嫁”、劳动号子、田歌、灯歌等民歌中外,大部分是山歌。山歌是土家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的感情表达,是土家人民胸臆直表,是一种特殊语言。通过山歌,土家族可以上问天,下问地,把对自然界和生命中的不解之意通过歌声这一形式表达出去,抒发人们的忧愁、屈辱、欢乐、向往。通过山歌,可以把男女之间的爱慕表达,把相思倾诉。通过山歌,可以使人们消除劳动疲劳,增强快乐。《永顺府志》载:“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逢相遇,不分男女,以歌声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畏避。”山歌反映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历史社会处境、精神生活状况,反映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理想向往。而情歌是男女之间的歌唱,直接为爱慕双方的情感表达,是男女双方之间“红线”、“媒人”、“红娘”。因而,“情歌”是民歌中的一种,是土家族山歌一种、“哭嫁”歌中的一部分。如在沿河,有一首新娘哭新郎的“情歌”:“媒人杵路棒断了两三根,难为你冤家一片心;桌上‘刮面’一只只,长短不一你根根数。路上行人背驼背,你却直撑直杆如神仙。年前年后不见你一两回,沙子麦李空了心”(注:沙子空心李是沿河特产)。在这首歌中,新娘把她对新郎的埋怨、思念、嗔怪等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形象具体。

    在土家族居住地域,山高坡陡,山河阻隔,劳动辛苦。往往因为山高路遥,河深路窄,“早上山坡喊一声,天黑山底才见面”,男女之间见面不容易。于是,“情歌”成为男女之间思念、倾慕、意愿、向往的情感表达;成为男女之间即景而唱的歌;借景抒情、借物表意的桥梁;成为即心而作的能够增加快乐、消除劳作之苦和疲劳的生活“调剂品”。这时的“情歌”,自由而直白,没有顾虑和羁绊,男女可以借景抒情,直表胸臆。如:《砍柴歌》“岩上砍柴岩下梭,哥妹隔河来唱歌;妹问哥爱哪笼树,哥爱妹前斑鸠窝。岩上砍柴岩下梭,一起梭齐斑鸠窝;斑鸠出来咯歌古,声声都是叫哥哥。岩上砍柴岩下梭,一起梭齐斑鸠窝;哥说不用这么叫,只把幺妹(你)记心窝。”还有如:“这山没有那山高,那凯妹子砍柴烧;哪年哪月同住我,柴不弄来水不挑。这山没有那山高,那山有根好仙桃;想吃仙桃我去打,你栽树来我摘桃。”这两首歌中,男女双方无拘无束,看见什么唱什么,甚至有些歌词如“斑鸠”、“斑鸠窝”既是土家族常见的动植物,又是一语双关,通俗地表达情思。这样的情歌热情奔放,露而不俗,情深意长,感人肺腑。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族改土归流后,出现了包办婚姻。“清王朝建立,尽更汉族服制,沿袭近三百年”。清王朝不仅更换汉服,同时更新礼教和婚姻制度。思南府于1412年(明永乐10年)废除宣慰司、湘西永顺府在清朝雍正八年(1731)后的封建礼教中规定婚姻必须遵从封建礼教,男女不得“以歌为媒”,须有“三媒四证”。这种礼教制度的规定,极大地压制了土家族婚姻自由,造成了许多相思相爱男女的爱情婚姻悲剧。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清王朝规定的婚姻礼教,丝毫阻断不了情歌的发展。除暗地里、山野间土家族男女千方百计的幽会唱歌外,还在“法定”的公开活动场合以歌会友,以歌觅友,以歌试友。如每年正月山寨举行的“玩摆”,“摆手堂前艳会多”,歌声成为少男少女、情头意合、相思之人在会面坝子上传递最多的“情书”和“QQ”。还有每年春秋两次的“女儿会”、“桃葱会”,成群结队的姑娘上山唱歌、野炊、露宿,尽情地与男人幽会,对唱定情“放话”。此时情歌不仅成为“媒人”把相识不相识的一双男女“梆”在一起,而且成为女人识别男人才能、感情的“试金石“。男子为了获得姑娘芳心,自然学会唱歌。如:男唱“石匠难打石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哥要唱歌难开口,要唱山歌妹起头。”女唱:“岩上砍柴不用刀,岩下喝水不用瓢;有心采花不用手,只需眼眨动眉毛。”此时的女生也许在暗示男方要注意心领神会和心心相印。接着女方有人唱:“十七十八花正红,夏天斑鸠笼对笼;如若有意来相会,看哥心窍通不通。”看来男方要经受考验了。“太阳出来照白岩,金花银花朵朵开;金花银花哥不爱,只爱幺妹好人才。月亮弯弯两头勾,两颗星星挂两头;金钩银钩哥不爱,只把幺妹挂心头。” 此时男女之间的情歌此起彼伏,或即兴而唱,见景SHU情,见人表心,你来我往,对答自如;或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情真意切,韵味无尽。

    如赛歌:“(一男唱)这山没得那山高哇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众男和:情郎哥勒!)那凯妹子在砍柴烧咾情郎哥勒哥哎!那年那月同倒我啊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众男合:情郎哥勒!)柴不那个弄来就水不挑咾情郎哥勒哥嗳!

    (同上)岩上砍柴就岩下梭哇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情郎哥勒!)哥妹就隔河唱山歌咾情郎哥勒哥哎!妹问哥爱哪笼树啊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情郎哥勒!)哥爱妹前那斑鸠窝咾情郎哥勒哥嗳!

    (一女唱)这山望去就那山高哇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女合:情郎哥勒!)斑鸠窝斑鸠出来咯歌古咾情郎哥勒哥哎!妹说不管郎凯叫啊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女合:情郎哥勒!)只求把妹藏心窝咾情郎哥勒哥嗳!

    (一对男女)岩上砍柴岩下梭哇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男女合:我的情郎哥勒!) 一起梭到斑鸠窝咾情郎哥勒哥哎!斑鸠出来咯歌古啊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男女合:我的情郎哥勒!)声声都是叫哥哥咾情郎哥勒哥哎!……”

    当这样高亢悠扬的歌唱起来,无论是山上山下、还是河东河西立即会成为情歌的海洋,热烈奔放,撩人心脾,热闹非凡。当然如果是男女之间单独幽会,情歌就要含蓄委婉得多。如:《放牛歌》

    幺妹砍柴在山头,哥哥沟边望水牛;
    哥问妹见斑鸠没,妹说只遇烂疙兜。
    为何只见牛吃草,为何不见妹抬头?
    牛儿低头是吃草,妹不抬头是害羞。

    《相会歌》

    斑鸠噻,叫咯咯,想叫幺妹来相会;
    树林旮旯蛐蛐叫,我的心里甜蜜蜜。
    幺妹仔,眼睛亮,团团脸巴像月光,
    天上不单月亮走,地下斑鸠是一双。

    三、下里巴人《竹枝词》

    土家族情歌有着鲜明的土家风味和土家生活气息。由于在歌词中大量运用土家口语、俚语和方言,所以语言简明洗练,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土家人独有的审美意识和直抒胸臆的质朴语言特色使土家情歌通俗而有韵味;细致的修辞、巧妙的方言运用使土家情歌含蓄而不深奥,妙趣而不俗气;自由的唱法和高亢悠扬的韵律、节奏,使土家族情歌老幼皆爱,流传广泛。应该说,土家情歌既有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的诗律和节奏,又有李白诗里的意境和韵味。真正是“遵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有含思宛转之艳”的诗歌。土家情歌是武陵山区土生土长的草根文化、原生态文化,所以有着独特的艺术美。

    一是意境美。土家族情歌词往往因见物、见景而成,所以一首歌就是一幅表达爱情的美丽充满动感的画图。如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土家情歌:

    树上喜鹊闹喳喳,河中鲤鱼摇尾巴。
    哪天得鱼来下酒,哪天得妹来当家。
    喜鹊在枝上叫,鱼儿在河里游,好一幅男思女慕的图画。
   
    还如沿河一首《相会歌》

    斑鸠噻,叫咯咯,想叫幺妹来相会;
    树林旮旯蛐蛐叫,我的心里甜蜜蜜。
    幺妹仔,眼睛亮,团团脸巴像月光,
    天上不单月亮走,地下斑鸠是一双。

    把斑鸠、蛐蛐、月亮、树林、夜晚等物象为我们组合出一幅男女幽会的动人图景:“在一个月明的晚上,哥哥思想与幺妹的相会;树林的角落里,欢快的蛐蛐不正是哥妹相会时的心情写照?月光下,妹妹的眼睛黑亮美丽,一张圆圆的脸像月亮一样漂亮。妹妹呀,天上有星星陪伴月亮,地下有我和你永不分开,就像斑鸠一样成双成对。”歌词亲切生动,形象跃然活泼。

    二是修辞美。在土家情歌中,其歌词起兴比拟,诙谐双关,含蓄不露;歌曲的第一句,往往就是全首歌的主题和基调。土家情歌常以常见的、通俗的、吉祥的、代表情景的事物起兴。这既是引出歌曲中主人翁的意象物,又是感情的寄托者。同时语意双关,谐音双关,情景双关,自然使情歌露而不俗,曲径通幽,自然得体。在土家居住地,斑鸠、鸟、水、鱼、斑鸠窝(土家用来做凉粉的植物,形如蚕桑树)、梅子、水瓢等动植物往往就是双关之物。如:

    鸟爱青山鱼爱河, 哥爱妹来妹爱哥,
    鸟为青山死在岭, 鱼为清水死在河。

    先以鸟和山、鱼和水的关系起兴,进而表达哥妹的感情。用鸟恋山,鱼恋河比喻两人情意,用鸟守山,鱼不离河比喻相互的忠贞不渝,“清”字谐“情”,含蓄韵长意境美。

    岩上砍柴不用刀 岩下喝水不用瓢
    有心采花不用手 只需眼眨动眉毛

    “瓢”“手”两个字含蓄恰当、准确地表达了男女双方的两心相悦、心灵相通的感情。只要两情相悦,岂在朝暮?我们不需整天“泡”在一起,“守”在一起。可谓淡语中有深味,浅语中有情意,俗中含雅,境界高远。

    三是音律美。土家情歌多为七言绝句常体,也有三言、四言、五言或三言与七言夹杂的。多依照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声韵,不拘格律,平仄随意,朗朗上口,上下脚押韵。因土家人居住在高山峡谷,山屏水绕,地势陡窄,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男女高腔的声调,所以所唱情歌曲自然男音婉转高亢,女音高亮甜润。在句后往往加上语气词、语境词和爱称等,回音(勾声),儿化音也很重。每当情歌在山谷回荡,深沉婉转,起伏涤荡,感人至深。如:“这山没得那山高哇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众男和:情郎哥勒!)那凯妹子在砍柴烧咾情郎哥勒哥哎!那年那月同倒我啊奴幺妹……我的情郎哥勒!(众男合:情郎哥勒!)柴不那个弄来就水不挑咾情郎哥勒哥嗳!”中,“哇、勒、啊、哟”等都是土家情歌中最爱用的语气词。“奴幺妹”、“情郎哥”俗称,“妹、哥”音儿化,读“妹儿、哥儿”,显得更加亲切甜蜜。再如《十朵梅花开》中的“街”、“开”的回音使歌曲很形象,最能表达沿河的街、门等状况和心境,是感情细腻的表达和艺术处理,风格明快,诙谐风趣。

    十 朵 梅 花 开

    吴魁搜集整理  
1=G 3/4  中速

    22 55 56 ︱ 6 -︱ 5 6 65 ︱
   对门 对户 对条 街(哟), 十朵 梅花 九朵
   对门 对户 对大 门(哟), 望住 情妹 长出

    5 2 - ︱22 55 6 ︱ 6 5 ︱
   开(哟), 心想 摘朵 梅花 戴(哟),那人生
    林(哟) 花花 轿子 抬起 去(哟),那你说

    55 66 ︱5 - - ‖
    面不 熟 口难开。
    怄 人 不怄人。

    总之,土家族情歌是土家山歌的精髓,正如明人颜继祖在《秣陵竹枝歌》序中说:“能以嬉笑代怒骂,以诙谐发郁勃,昔人所云善戏谑而不虐也”。由于土家情歌运用双关手法,白描的画图,典型的意象,动态意境,所以能含蓄地表达微妙的恋情,在诙谐中隐美谑,风趣中见神韵,俏逗中表真情,化精深为平淡,耐人寻味,充满魅力。
(作者单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史志办)

    附:土家族情歌19首

    土家情歌选

    一

    这山没有那山高 那凯妹子砍柴烧
    哪年哪月同住我 柴不弄来水不挑
    这山没有那山高 那山有根好仙桃
    想吃仙桃我去打 你栽树来我摘桃

    二

    岩上砍柴岩下梭 哥妹隔河唱山歌
    妹问哥爱哪笼树 哥爱妹前斑鸠窝

    三

    太阳出来绿洋洋 大田栽秧行对行
    妹笑哥栽牛打脚 哥说妹含蜂蜜糖

    四

    鸟没回巢船没行 么妹唱歌在峡滩
    哥哥船头等么妹 水底路路鱼儿穿
    哥问太阳郎咯红 妹问小鱼郎咯欢
    山说只恋晚霞美 鱼说只喜水戏山

    五

    太阳出来照白岩 金花银花朵朵开
    金花银花哥不爱 只爱幺妹好人才
    月亮弯弯两头勾 两颗星星挂两头
    金钩银钩哥不爱 只把幺妹挂心头

    六

    岩上砍柴岩下梭 一起梭到斑鸠窝
    斑鸠出来咯歌古 声声都是叫哥哥
    岩上砍柴岩下梭 一起梭到斑鸠窝
    哥说不用这么叫 只想把你藏心窝

    七

    站在树下看树尖 站在龙洞看神仙
    没得神仙来过路 哪有哥妹来团圆

    八

    石匠难打石狮子 铁匠难打铁绣球
    哥要唱歌难开口 要唱山歌妹起头

    九

    岩上砍柴不用刀 岩下喝水不用瓢
    有心采花不用手 只需眼眨动眉毛

    十

    山对山来门对门 眼看情姐长成人
    花花轿子来抬去 你说怄人不怄人
    坡对坡来田连田 幺妹仔已长成人
    花花轿子抬我家 你说热人不热人(惹人)

    十一

    十七十八花正红 夏天斑鸠笼对笼
    如若有意来相会 看哥心窍通不通

    十二《望牛山歌》:

    清早起来去望牛,满山青草绿油油;
    妹吆母牛前头走,哥牵公牛走后头。
    ……

    十三《砍柴歌》:

    清早起来去砍柴,趁着太阳没出来。
    昨天约好奴幺妹,我剔桠枝她捆柴。
    ……

    十四《伐木歌》

    乌江岩上去砍柴,一梭梭到乌江来;
    扎成筏子涪陵卖,买个抵针妹上鞋。
    江上砍柴河下卖,这场卖完下场来;
    做鞋无针难穿线,我无幺妹难有柴。

   十五《放牛歌》

    幺妹砍柴在山头,哥哥沟边望水牛;
    哥问妹见斑鸠没,妹说只遇烂疙兜。
    为何只见牛吃草,为何不见妹抬头?
    牛儿低头是吃草,妹不抬头是害羞。

    十六《相会歌》

    斑鸠噻,叫咯咯,想叫幺妹来相会;
    树林旮旯蛐蛐叫,我的心里甜蜜蜜。
    幺妹仔,眼睛亮,团团脸巴像月光,
    天上不单月亮走,地下斑鸠是一双。

   十七、

    远看情姐(儿)背坨坨 背上背的蔑萝萝
    一来出门打猪草 二来出门看情哥
    猪草眼前当不见 眼瞟四方不见哥
    猪草少了猪挨饿 没见情哥不快活

    十八

    大河涨水淹桥梁 淹死一对金凤凰
    哪有凤凰愿下水 哪有情姐愿丢郎
    大河涨水淹桥梯 淹死一对好金鸡
    那有金鸡愿下水 哪有男儿愿丢妻

    (以上为李克相收集整理)

    十九、十 朵 梅 花 开

    吴魁搜集整理 
1=G 3/4  中速

    22 55 56 ︱ 6 -︱ 5 6 65 ︱
    对门 对户 对条 街(哟), 十朵 梅花九朵
    对门 对户 对大 门(哟), 望住 情妹长出
    5 2 - ︱22 55 6 ︱ 6 5 ︱
    开(哟), 心想 摘朵 梅花 戴(哟),那人生
    林(哟) 花花 轿子 抬起 去(哟),那你说
 
    55 66 ︱5 - - ‖
    面不熟 口难开。
    怄人 不怄人。

相关文章
·“官帽”背后的故事
·孙清彦与“惊涛拍岸”摩崖
·土家族“竹报平安”
·土家族征兆与忌讳
·站在桥上看沙沱
·沿河土家族传统饮食
·点画思州
·沿河白塔传奇
·镇江王与蛮王千年古茶的故事
·土家族神龛文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挖土锣鼓歌
· 土家族“竹报平安”
· 土家族征兆与忌讳
· 神往的武陵
· 沿河土家情歌及其艺术美
· 土家民俗—蛋卜
· 土家族挖土歌调
· 建始土家族年俗实录

德江傩堂戏

土家八宝铜铃舞

土家摆手舞沿革

与神共舞走进土家人的傩堂
· 神往的武陵  
· 恩施板桥土家礼俗  
· 土家族的狩猎活动“赶仗”  
· 土家苦情歌的文化阐释  
· 我记忆中的土家巫医  
· 对恩施土家女儿会的给定与诠释  
· 土家族起居习俗  
· 土家族形成和稳定的历史过程  
   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
   长阳土家族的过年习俗
   土家花鼓子
   鄂西土家族的传统民歌
   土家族婚俗中的猪脚文化
   薅草锣鼓土家人的劳动进行曲
   土家族婚嫁习俗
   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与价值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