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土家族文化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土家风情 》 歌舞民谣
德江傩堂戏
                             作者:李登佳     信息来源:德江人民政府网

     德江傩堂戏是一种佩带面具演出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民族戏剧雏形,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它始于商周时期,传于战国秦将司马错取巴楚国,开发乌江,实行屯兵时期。秦国的宫廷傩、军傩、民间傩在这里得到稽留和发展,现保存有傩堂戏131坛,从业人员741人,涉及内容有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神话、语言、戏剧、美术、音乐及舞蹈等,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两派。表演的核心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紧紧围绕神、鬼、人这一轴心开展活动,因而出现“傩祭”、“傩戏”、“傩技”表演形式和傩面具、法器、傩服饰等道具。神案和开坛、开洞、闭坛活动禁严、神秘、肃穆,而又娱神娱人;傩戏表演动作夸张、豪放、变化性强、旋转幅度大,有“踩八卦”、“踩九卅”之舞步;唱腔质朴,语言诙谐、风趣;音乐独特、内容丰富;服饰古朴简单,有头扎、法衣、法裙;面具形态怪异、夸张、滑稽幽默,有半堂戏12个面具和全堂戏24个面具之分;法器大小尺寸、图案、质地规定严格、富有象征意义,其来历大多有一神奇的传说。傩技表演中的开红山、上刀梯、刹铧、钉鸡等绝技,神秘而又神奇。观看傩文化表演,可以获得娱乐的享受,体验到一种信仰的满足感,在神秘而又具有惊心动魄的傩技中感受到神的威严。  

    德江傩堂戏的历史性、多元性、神秘性、观赏性引起了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是组织了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整理和研究,召开了有国内国际专家学者参加的研讨会,出版了一批有研究价值的图书和研究课题文章。二是组织演出队伍,参加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和日本民间文化日的演出,成功申报了“中国傩城”网易,加大了宣传推介力度,提高了德江傩堂戏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对这一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整理,公布了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堂戏单项项目),制定了保护措施,明确了管理机构。特别2006年以来,为了加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申报力度,县委、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傩文化保护和申报领导小组,在宣传、文化、民宗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组织申报工作组,对傩堂戏文化进行了深度提炼、综合,编制了申报文本、申报图集、申报专题片及电子文本,为申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傩戏之乡”的申报成功,提高了德江县在全国的知名度,为该县实施精品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开创“三大品牌四大组团”旅游发展格局,注入了文化灵魂和品牌效应。

相关文章
·《湘西土家族还土王愿》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试论土家族傩戏的文化的内涵
·王国华 傩面具让土家文化大放异彩
·贵州德江土家傩戏进上海世界博览会
·鄂西土家族还愿仪式解读
·湘西土家族傩戏略考
·黔东北土家族的傩堂戏文化
·与神共舞走进土家人的傩堂戏
·试论铜仁傩戏傩文化保护与开发
·土家族神奇的傩戏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进入论坛

 
图说分享
· 挖土锣鼓歌
· 土家族“竹报平安”
· 土家族征兆与忌讳
· 神往的武陵
· 沿河土家情歌及其艺术美
· 土家民俗—蛋卜
· 土家族挖土歌调
· 建始土家族年俗实录

德江傩堂戏

土家八宝铜铃舞

土家摆手舞沿革

与神共舞走进土家人的傩堂
· 神往的武陵  
· 恩施板桥土家礼俗  
· 土家族的狩猎活动“赶仗”  
· 土家苦情歌的文化阐释  
· 我记忆中的土家巫医  
· 对恩施土家女儿会的给定与诠释  
· 土家族起居习俗  
· 土家族形成和稳定的历史过程  
   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
   长阳土家族的过年习俗
   土家花鼓子
   鄂西土家族的传统民歌
   土家族婚俗中的猪脚文化
   薅草锣鼓土家人的劳动进行曲
   土家族婚嫁习俗
   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与价值
关于我们 |  网站介绍 |  管理团队 |  申请链接 |  欢迎投稿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大事记

版权所有:土家族文化网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2号楼6单元601室 
技术支持:北京比兹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15811366188 QQ:649158369    邮箱:tujiazu@vip.sina.com    
本网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或书报杂志,版权归作者所有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鄂ICP备08100481-1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130153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