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辉 信息来源:咸丰新闻网
5月20日,咸丰24位民间歌手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恩施专题”节目录制,这是我县狠抓民族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工作,从发现、挖掘民族文化入手,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上着力,在开发和弘扬民族文化上突破,在土司文化、神兵文化等众多领域形成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加强民族文化发现和挖掘。我县民研会确立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到目前为止,民研会共确立研究课题26个,其中《黑洞神兵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土家方言调子戏传承发展思考》等12篇理论研究文章在省、州民族刊物相继发表。全县重点打造的民族艺术南剧《女儿寨》在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荣获特别贡献奖,县民研会组织编写的《咸丰土家仙居吊脚楼》也即将与读者见面。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我县以寻访、保护文化传承人为重点,开展民族文化“五进”活动,有效开展传承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州级民间艺术大师达到5人。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进酒店、进景区、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传艺带徒,促进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我县还打造原汁原味的本土山民歌,在全县推广传唱,进一步掀起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高潮。
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和弘扬。通过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调查,致力于史料收集和古籍整理,积极著书立说。《咸丰方言》、《土家族祝酒辞》、《咸丰民歌精粹》等一大批本土民族丛书结集出版,促进了全县民族文学的繁荣创作,使众多极具价值的民间文化得以永久保存。
加强民族文化的开发和提升。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狠抓以唐崖土司文化为重点的课题研究,深入挖掘土家族传统文化,支持唐崖土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积极发展唐崖河生态旅游产业。 |